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这是基本常识,一般教授讲课都会提到。
秦淮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表情,忍不住扬了扬嘴角,直接接过话茬:
“对,西方要冲破教廷的阻碍,于是雕塑家、画家都为那个时代发声。故而有人成了大师。
米国需要打破文化荒漠的论调,于是有人成了‘现代艺术大师’。
在中华想要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一个出生于中华本土的艺术从业者,却想通过迎合西方主流审美成为一代大师,可能吗?”
轻飘飘一个问句,让得学生们的表情好像台风过境一样,崩得一塌糊涂。
好简单粗暴的逻辑啊……
但竟然……找不到对立观点来反驳!
强悍。
这段话最为致命。
干脆,犀利,直指本质。
嚷嚷着革新前,请睁开眼睛预判一下时代。
鼓掌!
鼓掌!
男学生们疯狂拍手。
观点鲜明,褒贬明确,直扼咽喉……
这些特点就好像一幅张力极强的作品,让得秦淮的分析环环相扣、鞭辟入里。
勾起我的极大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