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秘书长松了一口气,他亲自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其中的误会解释清楚,一切负面影响都该随风消散了。
在这件事上秦淮没有做错什么,更不存在黑点。
能通过图片就能攻克难题,这是本事,也能省下人力物力,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跑一趟呢?
以此来显示匠心精神吗?
匠心并非‘用油纸包好的零件’,也并非‘不断鞠躬’,更不是表面的装腔作势,而是像秦淮一样,能精确高效的解决问题便精确高效的解决问题。
而实在不行,则利用现代科技当做辅助。
秦淮并不故步自封,身上有一种进步的思想,或者说,是几千年前就有的一种优秀品质——包容。
譬如他会坚持使用传统的木匠工具,慢慢的刨制木料,同时,也不忌讳使用电脑软件构建三维模型。
这两者在秦淮身上交汇,仿佛一根纯净试管反应出了迷人的颜色,沉淀出了一种兼具人文与科技的珍贵物质。
这样的秦淮,血液中奔腾着一股朝气蓬勃的华夏传统,守礼内敛又敢于突破,专注严肃又不失开明幽默。
才高气清,莫过于此!
想到这里,吴秘书长打开秦淮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虽然只出了第一集,但毫无疑问是近些年来质量最高的传统技艺纪录片了。
里面全是有趣的干货,而且,很好的刷新了观众对传统文化从业者的认知,让人忍不住心生向往。
遗憾的是,纪录片中只是展示了小部分榫卯,并未详细展示编号金木水火土到底是什么机制。
看来得亲自询问秦淮才能解决这个困惑了!..
吴秘书长如是想到,将桌上的酽茶一饮而尽。
临睡前,他发现微博动态出现了很多转发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