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们看着这些蝌蚪文,鸟虫体,尺牍,古朴的桌案,复杂的文言文竟然有些懵……
慌了。
看个纪录片竟然变成了文盲!
好在弹幕大神开始科普,有观众科普尺牍的由来,亦有观众科普古文。
这段话选自庄子达生,全部翻译如下:梓庆能削刻木头做鐻。鐻做成以后,观赏过的民众无不惊叹其鬼斧神工。
鲁侯见到便问:“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
梓庆回答道:“我区区小木匠而已,哪会有特别高明的技术呢?
不过,我还真有一个本事。
那就是我准备做鐻时,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
斋戒三天后,臣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
斋戒五天后,臣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
斋戒七天后,臣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
正当此时,臣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智巧专一。并且,外界的扰乱尽皆被摒弃。
尔后我便进入山林,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符的,这时,我已胸有成竹,方是动手加工制作。
若非完成以上的斋戒步骤,我便放弃制造。
用木匠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这或许便是在下制成的器物能被民众称赞巧夺天工的缘故罢。
哇,原来是这么有意思的小故事。
厉害了。
厉害了。
扑面而来文化内涵与底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