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刀功亏一篑,少一刀瑕疵斑斑。
而通过薄胎工艺打磨出来的玉器,最终都会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甚至于‘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
因此,本次玉雕小类的金奖,便顺利被一件薄胎玉碗斩获。
“没想到还有玉雕工匠在坚持薄胎玉雕啊。”
阎老先生不无慨叹。
在所有传统技艺中,薄胎玉雕的创作压力是所有技艺中最沉重的。
一不小心,全盘皆输,容错率真正为零!
他们不能靠神来之笔,全靠肌肉记忆和直觉。
一些薄胎玉雕工匠的心脏病,往往是在打磨薄胎玉器的时候患上的,可想而知其压力之沉重。
因此,已经很少有玉雕工匠愿意做薄胎玉器了。
了不得啊,竟然还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传承这一门技艺!
阎老先生欣慰之余,又十分担心……
眉头都蹙了起来。
秦淮依旧是默默观望,由衷的敬佩台上领奖的秃顶中年男人。
秦淮可能终生都不会创作薄胎玉器——对他而言,薄胎玉雕就是灾难。
毕竟他是拿刻玉刀用力雕琢玉料,重在金钩铁划的力度。
本来手指、手臂、手腕的负担就极为恐怖了。
还去尝试薄胎玉雕的话,可能还未创作出作品,他的手指就因组织缺氧而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