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秦淮的话,阎老先生一愣。
秦核舟就这么自信吗?
曾经有的技艺,终将会被找回来?
阎老先生细细想了一遍,随即被秦淮的豁达所感染:
“你说得有道理,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秦淮静静的抿了一口茶,笑而不语,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
见到这一幕,阎老先生忍不住笑着摇头,唏嘘兼慨叹,年轻真好,无论是对待事物的看法,心态都完全不一样……
其它老先生啧啧称奇。
仔细一想,确有道理。
沉吟了片刻,阎老先生也是将目光投向颁奖仪式。
此时颁奖进行得不急不慢,每一种获得金奖银奖的工艺美术品,都有其独到之处,可以看到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民间智慧。
秦淮看得异常入迷。
譬如传承一千七百年的雾都银花丝。
譬如玉雕类的薄胎工艺。
尤其是薄胎玉雕,秦淮上半身前倾,聚精会神的看着。
在所有的玉雕工艺中,只有一种工艺,是秦淮望而却步的。
——这种工艺便是傲视群雄、被人们叹为鬼斧神工的薄胎玉雕工艺。
薄胎玉雕工艺,顾名思义,便是玉胎非常薄,以至于雕刻起来异常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