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双联榴弹发射器+防空导弹阵列
?推进系统:背部矢量喷射口(最大升空高度800米)
?操控方式:神经感应操作舱(含应急AI托管模块)
诺娃端着咖啡走来:很棒的设计。
“纯机械设计。“王磊调出传动结构详图,“驾驶员只需要基础训练就能操控。“
他放大腿部液压系统:“重点是这里——采用泰伦帝国最新缓冲技术,即使从30米高处坠落也能保持平衡。“
突然,通讯器响起老汤姆的声音:“王磊!原型机框架搭好了,但链锯剑的等离子场...“
“用二号方案。“王磊打断道,“普通高频振动就行,首航不需要花哨功能。“
诺娃用手指划过全息影像:“什么时候能实战测试?“
“12小时后。“王磊关闭投影,“正好用新福尔松的监狱围墙试试大和炮的穿透力。“
2498年11月8日清晨10:30
晨雾中,一台12米高的钢铁巨人沉默地矗立在测试场中央。
这台无人驾驶的雷神机甲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其外观设计充满了工业美学的暴力感:
整体轮廓
呈倒三角的战斗体型,肩部宽度达到8米
背部隆起的双联推进器组如同机械翅膀
腿部采用人类关节设计。
装甲细节
哑光黑的复合装甲上布满细密的散热纹路
关节处采用耐高温晶矿护环
胸甲中央镶嵌着发蓝光的火种反应堆核心,护盾发生器
腰部两侧各排列着三组紧急散热鳍片
武器系统
左臂完全被23mm口径的大和炮占据,炮管上的能量导管泛着危险的红光
右臂是可伸缩的链锯剑,锯齿上跳动着等离子电弧
双肩后背各搭载着可360度旋转的智能导弹巢
背部隐藏着四联装磁轨炮发射口
头部设计
流线型的传感器阵列组成“面部“
六边形复眼式观测器不断变换焦距
下颌部位安装着超声波通讯阵列
机甲突然启动,液压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
装甲板如同呼吸般微微张合,露出下面闪烁的冷却液管道。
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精密的机械美感,既像捕食前的猛兽,又像出鞘的利刃。
当它转向晨光时,装甲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能量纹路,如同血管般在金属外壳下脉动。
这台战争机器完美诠释了力量与科技的融合,既是最先进的武器平台,也是一件残酷的工业艺术品。
王磊抿了口咖啡:“小贾,唤醒它。“
机甲双眼突然亮起幽蓝的光芒,关节处传来精准的液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