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测试下系统。”程清河按下控制面板的启动键,LED灯板立刻亮起柔和的粉紫色光芒——这是植物生长最适宜的光谱组合。
“完美!”老教授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这个环境足够培育叶菜类和根茎类作物。”
“第一批试种二十四种作物,包括速生菠菜,耐寒土豆和转基因小麦,如果发芽率能达到70%,三周后我们就有新鲜蔬菜了。”
他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理论上可以。”程清河打破沉默,“只要能调节好昼夜温差和光照周期。”
转身走向第四层的另一端,那里预留了实验室的空间。程清河的眼光看到了林默的背影,忙招呼起众人跟在他身后,一群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实验室区域。
程清河的手指在空中划出三个虚拟分区,“样本处理区需要负压环境,仪器区要防电磁干扰,生物区得达到BSL-2级标准。”
机械臂从滑轨降下,精准地抓摆放在滞留区的设备。
“再往左五厘米……不,三厘米就够了!”老教授的声音发紧,“这可是价值上亿的设备!”
“这定位系统……军用级也没这么准吧?”
生物安全柜被机械臂小心地放入指定区域,林默的掌心“不经意”拂过柜体接缝处,蓝光一闪即逝。
“奇怪……”老教授推了推眼镜,“我记得这台设备需要手动校准气流平衡……”
王磊正和张子轩搬运分析仪,闻言凑过来看了眼:“教授,这上面明明写着‘需专业工程师现场组装’啊?”
机械女声立即响应:“方案载入完毕,开始自动化部署。”
林默站在角落,借着设备遮挡悄悄释放能力,蓝光顺着地板缝隙流淌,将电路和通风系统无声连接。
程清河看着突然亮起的全息投影操作界面,白眉毛扬了起来:“这交互系统……是托里钛7号的改进版?”
当最后一块防辐射铅板被机械臂嵌入墙壁框架时,整个实验室突然“活”了过来。
“这效率……”李雨桐抱着样本箱呆立在门口,“我们学校装修个实验室要三个月……”
“试试看。”林默按下总控开关。
当程清河将第一份冰晶样本放入分析舱时,光谱仪立即开始扫描,数据瀑布般在屏幕上流淌。
林默悄悄抹去额角的汗珠,连续使用能力让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悄咪咪的返回了驾驶舱。
老教授正全神贯注地调整着电子显微镜的焦距,李雨桐在一旁记录数据,张子轩则负责操作光谱分析仪。
林默的目光扫过监控屏幕,移动要塞外部的辐射浓度依然维持在危险水平,但比前几天略有下降。
“深红,汇报外部环境。”
王磊正蹲在角落调试培养箱,闻言抬头:“教授,咱们是不是该去把剩下的设备搬回来?温室里还有几台气候模拟器......”
就在这时。
深红的警报声随即响起:“检测到里氏5.3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可能是地壳应力调整。”程清河凭经验猜测道,“核爆引发的地幔对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