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华娱之逆流> 第38章 结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章 结局(2 / 3)

“对啊,电影里面的隐喻,这些我还没有教过你。”严桓说道。“倒不是我忘了,是你还小。既然你现在就想知道,我就给你说一下吧。”

“嗯。”小姑娘点点头。

严桓又沉默了一下,突然却是笑道。“我想起来了一个人。”

“什么人?”小姑娘道。

“孙中山。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有过一篇这样的课文,不懂就问。你们的教材不知道有没有改版,也许你以后也能在课本上看到。”他抱着小姑娘又望向那边。“你和他们终究不一样啊。他们不懂,但是不会问。大概没有那个必要,也没有那种需要,我让他们做什么,他们知道自己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就行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就像是我以前见的那些工厂里面流水线的员工,也许永远都不知道也不会去想自己所做的那部分零件有什么用、最后会变成一件什么样的产品、会卖到什么地方……只是机械的做着自己的工作,为了自己的工钱。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层次,所见所闻所行也是不一样了。”

“好复杂的样子。”小姑娘迷糊的挠了挠脑袋。“是不是书名现在的我还知道的太早了?”

“你毕竟和别人不一样。”严桓轻笑。“同龄的孩子还在认字吧,再有一两年才死记硬背《弟子规》什么的,你已经能够背下来了,你懂它讲的什么吗?”

“我懂。”小姑娘点点头。

“可是他们那些小屁孩不懂啊,需要一次次的看注解,需要大人解释。”严桓说道。“既然是这样,你觉得为什么把这个定为启蒙读物。”

“我也是查资料知道的,弟子是孩子,也有是学生的解释,规是规范。”小姑娘道。“是很好的孩童行为规范读物。”

“规范这个词是现代化的解释啊,第一句就说了【弟子规,圣人训】,圣人自然是孔圣人,规这个字,夫见,夫子的见解。”严桓说道。“你也知道,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这本书被定为启蒙读物,那是因为先祖们觉得,孩童的记忆力非常好,在零岁到十多岁这个时期。所以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那时候让小孩子背这个就是这个道理了。跟你问我这个电影的情况又不一样,你虽然早熟,也很聪明,有些事情接触太早的话也是不好理解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阅历……这些毕竟是你的短板,不是靠多看书或者网上搜索一下就能弥补了的。”

“我现在知道了也没太大实际意义是吗?”小姑娘抓了抓头发,回头问道。

“不是,我给你讲一下,你能够记住啦话就记着。以后遇到这些电影理解起来也好一些。”严桓说道。“小孩子还是多看点喜羊羊还是熊出没挺好的,柯南都行。”

“好无聊。”小姑娘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