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大师话音未落,七宝菩提串突然幻化出四尊琉璃法相:持剑天王相、拈花比丘相、蛇首罗刹相、鹤发老翁相,各自吟诵着《金刚经》不同译本,众人争相解读
绸缎庄王掌柜率先合掌:“好比小民供奉佛像金身,若日日计较镀了几两金、嵌了多少宝,反倒失了礼佛的本心。”他腕间缠着玉佛寺开光的翡翠念珠,说话间偷偷瞄向供台上供奉的鎏金如意。
岭南来的采药人背着竹篓出列:“山民采老参时,若总想着'这是我要救人的参',便是着了'我相'。”他粗糙的掌心托着株百年灵芝,“上月小儿高热,我舍了这宝贝求圣水,便是要破这'执念相'。“
西域舞姬腕间金铃叮咚:“奴家家乡有句谚语——盯着自己倒影的骆驼,会渴死在绿洲旁。”她将红纱覆在无相佛足上,“菩萨若执着度人的念头,与骆驼何异?”
青衫书生起身作揖:“譬如镜中花,水中月,菩萨不执着幻相...“话音未落,空中金莲突然凋谢,书生脸色煞白地跌坐在地。
“着相了。“空明叹息。
人群忽然传来清脆童声:“菩萨就是娘亲呀!”梳着双髻的女童指着无相佛,“娘亲给我缝冬衣时从不想自己,就像菩萨不想自己是不是菩萨!”
满场哗然中,九重经幡无风自动。女童颈间长命锁突然绽出青莲虚影,惊得其母慌忙下拜——那锁片正是三年前在玉佛寺求得的“开智锁“。
待众人声渐歇,慧觉上前:“贫僧试解。当年天竺有寺供无面佛。住持云:佛本无相,众生所见皆是自心投射。”他故意加重“无面佛“三字,果然见空明腕间菩提串轻颤。
缓了缓继续道:“昨日小僧途经菜市,见鱼贩放生池鳖。施主放生时若想着'我在行善',便着了人相;若计较'此鳖能活百年',便着了寿者相。真正的慈悲,当如这尊无相佛——渡尽众生而不觉渡了谁。”
空明大师手中锡杖九环齐震,檐角铜铃应和成韵:“善哉!小师父已得'无住'三昧”
-----------------
空明广袖轻扬,九重经幡无风自动:“第二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何破此虚妄?”
岭南富商率先起身:“当广施钱财,造桥修路,以实破虚!”言罢得意地望向身后绵延的供品车队。空中忽有梵钟自鸣,他腰间玉佩“咔“地裂出道细纹。
西域高僧合掌道:“须持戒苦修,断五蕴六尘。”话音未落,手中蜜蜡佛珠突然沁出血珠,惊得他跌坐蒲团。
山中樵夫背着柴捆出列:“俺每日伐木劈柴,若总想着'这柴能卖几文钱',心便像被斧头砍了似的。”
他抽出腰间锈斧,刃口忽生青苔,“今早见露水从叶尖滚落,倒映着整座山林的影子——露珠破了,影子还在,俺忽然明白:执着钱财,不如看破这'露珠相'。“
赴考书生捧着书籍:“学生曾以为破妄需读破万卷,如今方知——”他撕下一页经卷抛向空中,纸页化作流萤绕无相佛三匝“文字本是泡影,佛性本自具足!”
江南绣娘举起手中的《药师经》绣品:“妾身绣佛十年,总怕针脚不齐损了佛相。”她抖开绣布,日光穿透丝线时,竟在青石板上映出流动的经文字句,“此刻才懂,佛光不在绣品,在飞针走线时的无念无住。“
慧觉双手合十:“《维摩诘经》有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他抬手指向无相佛,“正如这尊佛不塑五官,便是教人莫被金漆彩塑障目。“
空明腕间菩提串忽绽青莲虚影,将慧觉话音裹入佛光:“善哉!众生皆是佛种,只待机缘萌发。”
-----------------
“第三问——“空明锡杖顿地,震落满树菩提,“何为慈悲?”
众人纷纷诉说自己的慈悲之举。
西域游商说起自己去年沙暴中,舍了半队货物救下牧民孩童;修补佛像的老丈捧出泥刀,讲述自己修了三十年佛像;
茶楼掌柜急得扯慧觉僧衣:“快说'普度众生'!”
慧觉摇了摇头:“贫僧昨日见蝼蚁溺于蜜露,若以菩萨自居伸手相救,反断了它破茧机缘。慈悲不是渡人,是予众生自渡之力。”
空明大师的雪白长眉无风自动,整座玉佛寺回荡起龙吟般的梵唱:“善哉!今日法雨普降,八苦皆成菩提种。经文三问,小师父的回答最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