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赵怀安就不用纠结这个问题了,因为鲜于岳告诉他,按军中律,如他这样的溃兵,必须要回到地方归军,一旦被发现,杖刑、徒刑都是轻的,遇到严的,直接要掉脑袋。
鲜于岳告诉赵怀安,虽然天下礼崩多年,溃兵乱卒数不胜数,尤其是四年前朝廷征发大兵平定徐州庞勋兵变,双方交战经年,中原之地早就是溃卒遍地了。1
像赵怀安这样的外地人,有口音,根本不可能在蜀地躲多久,被发现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鲜于岳还告诉赵怀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他之前杀了的六个吐蕃士兵是可以计算军功的。
但鲜于岳长了心眼,将这六个吐蕃兵的辨发都割了下来。
鲜于岳对赵怀安真是苦口婆心,因为他看出赵怀安多少有点不想回唐军的意思了。
看鲜于岳这么着急的样子,赵怀安还有点感动。
于是,他将前头领路的阿奇墨喊来,问道:
阿奇墨扒着手指估算着,然后给赵怀安一个答案:
听了这话,赵怀安的脸就是一黑,因为他一个多时辰问老墨时,他就是这么回答自己的。
即便内心有一万句怨言,赵怀安还是挤出了笑脸,接着“鼓励”老墨:
阿奇墨当然听不懂赵怀安的阴阳,咧着嘴笑着,露出残缺的黄牙,脸上的褶子也绽放成了菊花。
哎,这老墨也是个苦命人,据说他今年才三十六,这牙就掉了一半了。
“那就继续走吧,反正不着急,咱们的补给还够两天。”
他们是往偏西北走,而南诏军是往东北方的荣经、雅州一带进军,只要过了中间一段,后面就安全了。
那个地方老墨去过,他说那里是很多茶马商人的休息地,之后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小市。
这边,赵怀安正打算让老墨继续带路,边上的鲜于岳却主动问起了话,这是他第一次和这些夷人们说话:
老墨见问话的是“尊贵”的汉人贵族,哈着腰说道:
赵怀安对此是毫无反应,但鲜于岳听到了却颇为萧索地对赵怀安道:
边上的赵六也搭话:
赵怀安见老墨有点尴尬,忙对老墨道:
老墨恭敬点头,然后就转身回到了队伍前,只是相比之前,脚步有点沉重了。
他正打算委婉劝一下鲜于岳,毕竟现在大家都一起逃命,不利于团结的话还是不要讲。
“赵君,这些夷人还是要防一防,国朝吃了这方面的亏还少吗?自古胡夷,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
之前自己要教这几个夷人巴柔,这人就有点反对,但怕交浅言深,才没说。现在经过几天的相处,和自己已经很熟悉了,这才来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