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才究竟在期待什么……”
他又不是第一天认识霍光,霍光如今能够牢牢把持朝政,靠的可不仅仅是先帝给他的顾命大臣之首头衔和兵权。
他完全可以想象,倘若刘弗陵没有闹出刚才那一出,霍光恐怕干脆连面都不用露,便可以轻易化解这次试探,令任何人无话可说。
起码可以看出,刘弗陵似乎还并未彻底成为霍光的形状,否则又怎会在这件事上出现如此大的分歧,甚至疑似在反抗霍光?
桑弘羊忽然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刘弗陵昨日与上官桀说过的那些倒反天罡的话……
“典——!”1
桑弘羊连忙循声望去,却见刘弗陵不知何时已跳上了那驾黄犊车,正居高临下对隽不疑伸出大拇指大声赞叹:
“今日听隽公据理力争,果然开口便是典中之典!”
桑弘羊心中顿时又疑惑起来。
何况,有必要站的那么高么?
再看被刘弗陵当众“夸赞”的隽不疑。
“陛下谬赞,微臣汗颜。”
“隽公不必谦虚,方才隽公所举典故,朕亦认为颇有道理,此事便该如此处置。”
“不过在此之前,朕心中还有几处疑惑,恳请隽公不吝赐教。”
隽不疑嘴上谦虚,心中却自觉好笑。
所以刘弗陵并未说错,这就得叫赐教,臣乐为帝师……
然后就见刘弗陵声音清亮的开了口:
“方才隽公提及春秋时期卫国太子蒯聩典故,令朕不由想起了同为春秋时期,晋国太子申生的典故。”
“而申生含冤自尽之后,晋国随后数十年便灾祸不断,刀兵四起,以至民不聊生。”
“不知隽公对此有何高见?”
傻子都听得出来,刘弗陵正在以《春秋》之矛攻《春秋》之盾,甚至还利用起了儒家的天人感应之说以攻民心。
倘若隽不疑不能妥善应对,只怕此事非但不能“收官”,还将再一次脱离掌控!
桑弘羊也瞬间又提起了精神,心中再次对刘弗陵刮目相看。
这少年天子有点东西,此前还真是小瞧了他,越来越令人期待了!
“兮兮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