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化办事干练,朱由检刚刚用过早膳,他便将名册递交了上来。
孙应元!
勇卫营被誉为明朝最后的精锐,兵精将猛,骁勇善战,四处扑火,挽救朝廷于危亡。
而勇卫营之所以能有如此骄人的战绩,自然是离不开其三位领军的猛将——黄得功、周遇吉和孙应元。
这些忠直良将,都将会是朱由检将来启用重用之人。
不过此刻的孙应元位卑职低,还只是军中负责养马的一名低阶武官。
方正化立刻下令腾骧四卫全体集结,五千多人排成了四个方阵,等候皇帝前来检阅。
王承恩告诉朱由检,身为皇帝,是不需要直接和臣民讲话的,皇帝有什么想说的,只能是通过圣旨颁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皇帝的威严和体统。
再说了,演讲那是需要口才和技巧的,朱由检自问自己也没有阿道夫那样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天赋,所以他干脆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明军普通的边兵一年饷银是十八两,禁军稍高一些,是二十两,这次腾骧四卫平均欠饷一年半,合计三十两。
因为在补发饷银之前,朱由检已经宣布了他们的下一站目的地是遵化城,而且不是打猎,是真正的作战。
当然这些消息都是通过王承恩代传的,并且经过口口相传,晓谕全军。
拖欠饷银已经成为了明军的传统,这几年来,粮饷的拖欠已经是惯例了,即使是到了年根,能多补一两个月的银子已经是极限了,根本做不到清欠。
这次皇上宣布一次性补发全部的欠饷,而且还加发十两的守城银子,自然让在场的禁军是欣喜不已。
当兵打仗,本就是份内的事,只要有银子拿,比什么都重要。
朱由检虽然没有讲话,但在发饷的这个环节,他还是主动地上前,给将士们进行了发饷。
方才朱由检下令发饷时,还是有许多的士兵不太相信的,毕竟以前那些兵头们也忽悠惯了,打仗之前许诺给钱让士兵卖命,打完仗之后却是翻脸不认帐。
那怕说得再天花乱坠,不见银子,也没有多少人相信。
皇上这是动真格的,不是玩虚的啊。
这辈子他恐怕是做梦也不会想到皇帝陛下会亲自给他发饷,他跪在地上给朱由检叩头,叩谢皇恩。
王富贵激动地语无伦次:“多谢陛下,小人王富贵定当为陛下效命,杀敌报国。”
这种笼络人心的手段,以前朱由检也没少干过,慰问军烈属,关怀贫困户,领导干部将慰问金亲自交到慰问对象的手中,既能让慰问对象感恩戴德,又能增加领导干部的亲民形象,一举两得。
而对于那些领到饷银的士兵而言,却是激动地热泪盈眶。
而且这银子,根本就舍不得去花啊,拿回家供在供桌上,天天焚香叩拜也值得。
发饷的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对鼓舞军心士气有着极大的作用,所以那怕是前线的军情再紧急,朱由检都必须要挤出时间来做这个事情。
朱由检发完前排士兵的饷银之后,接下来就由方正化安排,由各卫的卫指挥使将各卫的饷银领回去,再按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的编制分发下去,现场兑现,分发到每一个士卒手中。
这也是朱由检为什么必须要现场分银的原因,有他亲自监督,没有那个兵头敢动这笔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