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好几天,十里八乡都在议论着陈家的那一摊子事。
不仅陈富贵的瓜越扒越多,那位给他戴绿帽的新媳妇也是劣迹斑斑,稍微一打听,竟然有不少男的都认识她,至于是怎么认识的……
而且,他们两口子离婚没有想着那么简单,新媳妇的娘家虽说是吃着商品粮的城里人,可也是一窝泼皮无赖:当爹的滥赌,当娘的酗酒,两个哥哥也是蹲过监狱的二流子。
他们才不管她给谁戴了绿帽子,只知道离婚就得分钱,不分个几百块决不罢休。
“啊……这也太过分了吧?!”
听着周婶子说着这出戏的后续,沈妙一边按摩着她腰上的痛处,一边惊叹道:“那陈婆子能愿意?”
周婶子也是清平村的人,住得离陈家不远,算是掌握一手瓜源的知情人。
周婶子前些天干活伤了腰,在家卧床休息,所以每天陈家发出点什么摔锅砸盆的动静,她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前两天听见陈家好像有动手的声响,她硬是从床上爬起来趴墙角去听,结果不小心一摔……腰上的伤就更重了。
“当然不愿意了,嘶!轻点轻点……”
周婶子疼得龇牙咧嘴,扯起衣裳时,还不忘跟沈妙分享自己的亲眼所见,“陈婆子不给钱,那家人就硬把孩子塞给她,说是孩子出点什么好歹就上法院告她故意杀人,让她一家都蹲大牢。”
这真是张嘴嚼了个苍蝇,是死是活都恶心。
这么大的一顶“绿帽”陈婆子怎么可能愿意抱?可家里又没人会哄孩子,她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忙前忙后地伺候孩子的吃喝拉撒。
才过去了小半个月而已,陈婆子眼瞅着老了好几岁,头上的白发也添了许多。
“你这是腰肌劳损,气滞血瘀加上外伤,得好好养一段时间了。”
确定了周婶子疼痛的部位,又给她切了脉,沈妙一边说着一边在病历单上记录着,“内服外敷的药都给你开一点吧?地龙散配上温经通络膏,能好得快一点。”
“好,你看着弄吧,只要能治好就行。”
沈妙:“一共五块钱,我去给你抓药。”
“哎。”
从口袋里摸出放钱的红布包,周婶子慢悠悠从里面拿出几张一块的,随口问道:“你爷爷呢?怎么没见他陪你在医馆呆着?”
站在药柜子前调配着她的药,沈妙回说:“去别村出诊去了。”
以往沈万山只会在医馆病人不多的时候外出诊病,毕竟不是所有病人都能走这么远的路来清河村看病,为了能救治更多的人,沈万山尽己所能地走得远些。
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郎中一样,挎着一只小医箱,里面装着一些常用药,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每天都会带回几张开的病历和药单,同时第二天将开好的药再带去。
幸好沈万山出诊去了,否则她像现在这么跟周婶子吃瓜,肯定又要挨戒尺的。
“你爷的身体真好,我上回见他时还能上树摘药哩,一点都不像是七十多的。”揉着腰疼的部位,周婶子不禁感叹道,“善有善报,你爷他攒了这么多福报,往后有的是享福的日子呢。”
“好,承您的吉言啦!”
今天下了雨,没什么来看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