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出手,你怕是也不会让这几人走出这个门。”
永戒沉默片刻,苦笑道:“施主好眼力,不知是摩尼教哪位高人?”
他也因为“玄天指”,把李淼认成了明教的人。并没有显露出敌意,只是暗中做了些戒备。
这里就要说说“明教”这个东西,在这大朔的定位了。
在朝廷这边,就是一个字“杀”,见一个杀一个,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在江湖上、在民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对明教的共识。
明教的主业是造反,这事儿大伙儿都明白,也都知道要躲着明教走,省的被锦衣卫圈起来一起杀了。
但,造反这件事情是好是坏,其实是要看大家日子过的怎么样的。
若是乱世,当朝皇帝不做人,搞得百姓活不下去,那大家都想造反。那时候明教反而是个有多年经验的、众望所归的组织。传说大朔开国皇帝就得到过明教的帮助,江湖上传承多年的大派,门内也都有当年与明教并肩对抗异族的记录,多少是有些香火情在的。
若是盛世,大家过得都还不错,那明教就是个没事儿找事儿的搅屎棍、神经病了。
眼下的大朔,传承多年,当朝皇帝也算不上英明,很多弊病都已经显露。大家其实是处在一个“勉强还行”的境况。这时候江湖上对明教就是个暧昧、两可的态度。
所以左黎杉、柳白云才会如此轻易的与明教勾结起来,所以恒山、衡山、嵩山三派掌门并没有对明教表现出誓死不从的态度来,而只是看朝廷和明教哪边势大,再去衡量要倒向哪一边。
所以永戒将李淼认成明教中人,也一时没有显露敌意。
当然,眼下也只是泰安城的消息还没有传扬出来。等到这罄竹难书的罪行传遍江湖,恐怕永戒对李淼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说回眼下,李淼听见永戒这话,却是哑然失笑。
“大师父,我可跟明教没关系。”
“我一个散人,无门无派,也不怕欺师灭祖,只是什么武功好用就拿来用罢了。”
说着,李淼举起右手,紧握成拳。那古铜色的皮肤,陡然间泛出金黄的金属光泽。
“金钟罩!”
永戒惊呼一声,肃容看向李淼:“施主何处学来的我少林绝技?”
偷学其他门派的传承,是犯忌讳的。这一点,所有江湖门派都一样。
李淼笑了笑:“大师父别急,少林传承千年,自然有不肖弟子把绝技流传出去。”
“我只是因缘际会得了一门,不曾外传。其他门派的,我也会不少。”
说罢,李淼手掌在空中比划了几下。
永戒越看越是心惊。
“太极缠手,泰山剑法,唐门擒拿……”
李淼比划的太快,永戒甚至都没能看清后面几门是什么武功。
只是他能看出,李淼随手比划的,都是极为高明的武功。而且不是徒有其型,神形兼备,造诣不浅。
永戒愣了一会儿,摇头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