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杨年纪比林亦扬大不少,多年一直在比赛,伤病缠身,要顾着自己比赛,还要顾着一个东新城,早就觉得力不从心。这是其一。
其二是,江杨看好林亦扬,认为他的日后一定会在自己之上。一个球社吸引人的要素就是知名教练、明星球员,大家会慕名而来,自然球社就壮大了。而且林亦扬多年历练在外,眼界、学历和个人经历都很出色,肯定会让东新城更上一层。
江杨呢,也该退下来,休息休息了。
“他最好的十年都在分心,分给了东新城,要不然个人成绩会更好。”林亦扬不无感慨。
他希望江杨这次手术顺利,能尽快找回状态。
快三十五岁的老将,手术加修养,再到恢复状态至少一年,也不剩几年的比赛时间了。他是真心希望江杨能自由几年,单纯打打比赛,补偿师兄十几年的辛苦。
一开始林亦扬不想接东新城,一是有愧于恩师,二是因为和大家理念不同。
江杨想把东新城传承下去,希望用明星球员的号召力,来壮大这行;孟晓东希望和世界更加接轨,能更专业,所以做的是优胜劣汰的北城俱乐部。
而对林亦扬来说,他更想培养一种像斯诺克在英国,九球在美国的文化氛围。从最基础起步来做。虽然这种努力在短期内见不到成效,可就像在打地基,十年后一定会不同。
所以他当初的打算是回国,另起炉灶。
但自从和老师言归于好,师徒三人有过几次深入沟通,想法并不相悖。
“想到就去做。”老师当时的原话只有这五个字。
江杨辛苦了十几年,林亦扬也确实想让师兄休息。所以他考虑再三,陪殷果去全美公开赛前松了口,说会考虑。江杨一听他松口,直接做了甩手掌柜,进医院、安排手术,让林亦扬从美国回来就接班子。
未料,事情一件赶着一件,不等江杨手术,老师的事已经让他提前接了棒。
既然孟晓东在催,林亦扬也没让她多留,聊了几句,送她下了楼。
一楼是对外营业的,主要开放给球社的学生和业余爱好者。
这个时间年纪小的学生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业余爱好者,殷果从楼梯上走下来,没曾想自己能在这个时间和地点见到全美公开赛的刘希冉……
不过那位老将不是在练球,而是在做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