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娘子和辛嫂子两个人,对林杏月的手艺佩服的五体投地,听见她说吃经,都在那里认真听着。
一点儿也没有因着林杏月年纪小,就看轻了她。
等到了吃早食的点,早早就有不少丫鬟婆子过来排队。以往总是来小厨房吃饭的人发现,最近要是来的迟了,吃食还不够他们吃。
有一个老汉,姓冯,就在那里抱怨,“原先只想着小厨房做的吃食好一些,如今做的吃食好了,可东西又不够咱们吃。”
同他搭话的是个婆子,看着好几个主子院子能数得上的丫鬟婆子也过来,眼睛都快粘在她们身上,随意的瞥了一眼老汉,“总比那难以下咽的好,你且瞧瞧,这些从前眼高手低的,如今不是也乖乖的过来。”
婆子往那边努了努嘴,老汉就看到了何娘子院子里的小梅。
“还有那边,可是大老爷身边跑腿儿的小牛子?”
“哎哟哟,我还看见了三娘子身边的一个小丫鬟。”
平安和徐柏还在当差,两个人没法过来,就找了一个还没留头的小厮,叫小牛子的帮着跑腿。
两个人可是在房里翘首以盼,不知道今儿个能做出来什么好的吃食。
小梅也踮着脚往前看,她和半荟一早就约好了过来,那碗豆粥是让她对小厨房吃食有了改观,可也不知道是不是总是如此。
要是好一阵歹一阵,还和从前一样,她索性就不去前头排队。
半荟看到了是从竹筒里拿出来的东西,心情就激动起来,“是之前没看过的吃食,肯定是那月姐儿做的。”
一说这个,排队的人就都高兴起来,都开始说起来那竹筒拿出来的东西。
“是粟米!虽然竹筒做的吃食新鲜,怎么里面用的还是粟米。”
粟米他们可太熟悉了,那味道吃起来,怎么也不能和别的精细粮食比。
有人立刻失望了起来。
“有什么吃什么。”前面排队的黄婆子最听不得这个,“小厨房倒是想做了好的吃食来给咱们,那也要有这些东西才行。”
董顺家的日常苛刻就不少,恨不得粟米里掺着石头沙子来充数。
黄婆子的话说完,那边徐勇就应和了一声,两个人对视一眼,就都笑了出来。
好的厨娘可不挑食材,恰好林杏月就有这样的本事。
这次排在最前面的是大小王嬷嬷,胡娘子看见他们俩,麻利的给了俩人一个竹筒。
大王嬷嬷拿了也不走,想伸手再朝胡娘子要一个。
依照前几次的经验,今儿个吃食也是那月姐儿做出来的,味道既然好,要是不多拿一些,一会儿再想吃的话肯定就没了。
胡娘子不给,“咱们小厨房人少,都去大厨房帮忙了,能做出来这么些个已是不易,每人只能吃一个竹筒爆米。”
“只能吃一个?”后面的人纷纷开口说话,“这也太少了些。”
“就是,只是一个怎么够。”
说了几句,大家就又把矛头转向了大厨房和董顺家的,嫌她不做人。
松姐儿去大厨房的时候,一路都还撅着嘴,一来是因为林杏月不用去,她反而得过去帮忙干活。
二来就是,这几天吃不着林杏月做的吃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