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四五千人就已经让徐文远震惊了,上万人的学舍让他张大了嘴,但是震惊也就片刻的时间,回神之后就想到了杜煜博话中的漏洞,不满道:“你小子敢欺骗老夫,四五千人的学城,有那么夫子教学吗?”
“我可没欺骗您,学城之中的老师可不少,就是我也是老师中的一员。”杜煜博说到这句话之时脸上带着些许的骄傲,见徐文远眼神有些不对,立马一本正经的解释道:“真正教授的学识的老师确实不多,也就珊珊姐姐几人,因为老师缺乏的原因,像咱们这类有些学识的学子也会被安排时间去教授刚刚进学的学子。”
杜煜博的解释让徐文远猜到了七七八八,学识不足以继续进学的学子就是将来教导刚入学的学子。
对于李宽的这个办法,徐文远很赞同,但是一想到当年闽州学城的开支皆有楚王府支出,徐文远显然有些担忧,闽州学城的可不比台北的学城,从规模上来说便小了十倍不止,学城的开支楚王府自然能支付。
可是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台湾初建,楚王府还得承担台湾各项建造的支出,楚王府还能承担起这么大的财力支出吗?
“学子进学需要交束脩吗?”
“这倒是不用。”像似猜到了徐文远的担忧,杜煜博仔细想了想,解释道:“不过,学子所需的一切费用皆由家里承担,二叔只需修建学城。”
“那就好···那就好······”念叨了两句,却总感觉杜煜博的话依然存在不小的漏洞,徐文远再次问道:“台湾的百姓有如此富庶吗?笔墨纸砚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听思舞姐姐说,最初来学城的人也不多,但是二叔颁发了政令,说什么教育是台湾发展的根本,咱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所以才有现在的规模。而且,咱们台湾因为糖厂和竹子众多的原因,纸张并不贵,只是质量有些差,但是咱们学城早已不再用笔墨,纸张的质量完全没有问题。”
“不用笔墨用什么?”
“用铅笔啊!”杜煜博说的理所当然。
“这铅笔又是何物?”
“铅笔是二叔弄出来的,一文钱一支,既便宜又适用。”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搜狗手机版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