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章
何父何母瞧见闺女拿出这么多衣服来时就惊了,听到闺女给自己买了衣服的同时还给他们各买了一身,是又高兴又心疼。何父率先道:“素素,爹有衣服穿,用不着给我买。我这成天在地里忙活,沾了泥巴磨破洞的,穿新衣服太浪费了。”何母点头附和:“是啊,我们哪里用得着穿新衣服。这些衣服虽然说不要布票,但一身衣服买下来起码也得几块钱,你这么买东西赚的工资哪里够用,快拿回去退给你同学吧!”
何素素笑道:“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忘了我除了在电影院上班,还有在写文章投稿赚稿费吗?这衣服买回来你们就踏实地拿去穿吧,难得碰上不要布票的好事,过了这门可就没这店了。在地里干活怎么了,你们劳作这么久要还没身新衣服穿,那才是最亏的。”
她着重道“这是我当闺女的一片心心意,爹娘你们就收下吧。”何父和何母对视一眼,被闺女的话暖到心窝去了,态度软和下来,也没再拒绝。
何母拿过衣服摸了摸:“这土棉布摸着就是舒服,以前孩子刚出生有条件的都是拿土棉布包着,才不会磨破那娇嫩的皮肤。”何素素点头:“我也是想着土棉布穿着舒服,你们俩在地里干活可不就得穿着舒服吗?我自己也是买了这土棉布做成的衣服。爹,这身灰色的衣服是给你的。娘,这身藏青色衣服是给你的。”
她将给爹娘的衣服分出来给他们俩。
何父接过衣服,下意识在身上比划两下,咧开嘴笑道:“这衣服够合身,还是闺女你了解我。”
“我们这成天住在一起,闺女还能买错衣服不成?"何母拿着新衣服怎么看怎么合眼缘,听见老头这么说忍不住道。
何素素见他们俩的衣服都合身也是松了口气,交代道:“衣服合身就好,今晚把衣服洗了晾起来,后天就能穿了。你们可千万别舍不得穿新衣服,这衣服买来藏在衣柜里可就对不起我的心意了。”她要不这么说,以爹娘的性子还真有可能把新衣服放起来,接着穿那旧衣服去上工。
何父何母虽然心疼新衣服刚买回来就穿去下田地干活,要是哪里刮到蹭到缝上补丁就亏大了,但听了闺女的话也只好答应下来。他们暗自提醒自己,穿了新衣服可得小心着些才行。何素素把早先娘交给自己的七尺布票还回去:“娘,这回买衣服不要布票,这些布票还给你,你看着处理吧。”
“行。"何母也不客气,直接接了过来。往年布票是最稀罕的,家里一整年攒下来的布票都拿给闺女去买布料做衣服了。今年运气好,闺女碰上有门路的同学买到这不要票的成衣,那么没用到的布票攒着明年再用也行。
虽说一身心顾着最小的闺女,何母也是记着三个儿子的。老三媳妇在城里有份正经工作,有固定发放的布票,老三在部队那边发的布票多少也寄回来补贴她们娘仨,不用自己操心。剩下老大老二那两家子,倒也有几年没有做新衣服了。
何母拿着布票,干脆喊了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出来:“这里有七尺布票,都是今年攒下来的,素素没用到还给我,我就交给你们了。你们俩有空去供销买了布票回来,给桂芳和可柔做身衣服吧。”七尺布票只够做一个成人的衣服,分给老大家还是老二家都不好分,干脆分给两房的孩子做衣服。
桂芳和可柔是老大家和老二家最大的孩子,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等穿不下了还能留给家里小的穿。她可不是个重男轻女的。至于这七尺布料,桂芳大些自然是大房拿多些,好在两个儿媳妇处得好,也就不去计较那么多。
赵米玲和钱春和听了高兴,没想到今年闺女还有做新衣服的好事,纷纷道:“谢谢娘,我们知道了,回头就去买了布料回来给她们做新衣服。”何母点头应好,又去房间拿了钱出来:“这钱给你们买布料用的,回头有剩的再还给我就是了。”
她许久没去县城买过布料,以往这布料都是素素自己去买的,只知道个大概的价钱,所以拿的钱占多了些,才知道交代。赵米玲和钱春和自然是笑着应好。
桂芳和可柔听到自己要有新衣服穿,高兴得不行,纷纷跑来抱住奶:“奶,你对我们真好。”
何母摸摸两个孙女的秀发笑道:“不用谢我,谢你小姑就行了。”两个女孩也上道,又凑去何素素面前脆声声道:“多谢小姑,小姑你真好!”
她们喜欢这样的小姑,时不时会买肉回家给她们吃,如今还省出布票来,奶才会让娘给她们做衣服。
赵米玲和钱春和都是办事利落的人,心里惦记着买布料的事,买回来就能抓紧做出新衣服来给闺女穿。
这些年她们俩都没去县城买过布料,图个新鲜劲,难得大方一回两人都请了一上午的假,吃过早饭后就走路去县城了。没办法,她们可舍不得那坐牛车的钱,两个人就四分钱了。小姑骑自行车最多只能载一个人,她们两个还不如搭个伴一起走路去县城,路上还能说会话。她们两个出门早脚程又快,到县城时供销社刚开门不久,直接走到卖布料的柜台挑起来。
这年头土黄、灰色、藏青这些布料大众一些,像正红、姚黄、桃红这些漂亮颜色的布料就紧俏些,到货不久就被卖光了。也是她们俩运气好,碰上有匹桃红的布料刚到货,钱春和当即拿出布票和钱来:“同志你好,我要七尺桃红布料。”售货员接过钱和布票,当即裁剪起布料来。按照赵米玲的意思,是想着买藏青这种沉一点颜色的布料,闺女背着个竹篓割猪草,穿亮色的衣服容易脏。
但这会她瞧见这匹桃红色的布料也是挪不开眼,闺女正是娇俏的年纪,就该穿这种漂亮颜色的布料才行。
两人买了布料也没耽搁,连别的柜台也没去看一眼,反正看了也不舍得花钱买,干脆直接往回走。请了半天假,回去早的话还能做顿午饭给家里人吃。之后赵米玲和钱春和过起白天上工干活,晚上吃过饭后在房间里借着油灯的光拿针线做衣服。桂芳和可柔都是个懂事的,各自凑娘的身旁帮忙穿针引线,盼着自己的新衣服。
七月里还有一件农村人最看重的事,那就是双抢。一是抢收田地里的早稻,收起来的稻谷晒干交给公社;二是抢着插上晚稻秧苗,再种上一轮稻米可是能收上不少粮食,这可是大伙一年到头的口粮。但这也是一年到头最辛苦的时候,基本上全生产队的人出动,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忙活个不停,都不带停歇的。饶是最年轻强壮的劳动力,一轮双抢忙活下来也得瘦上几斤。
何素素记着这件事,想着得提前准备起来,多兑换些猪肉拿回家里水井冰镇着,好让家里人双抢那段日子能够顿顿吃上肉。肚子里油星足了,哪怕忙活得累些也没那么容易掉秤。她打开购物系统看了下勤劳值那栏的余额,自己每天能赚2点勤劳值,到秋收那会兑换多点猪肉带回家应该是没问题的。这天夜里突然起风,接着是雨淅沥淅沥落了下来,渐渐变大,那落地的声响敲击着,好似要把睡梦中的人吵醒一般。主屋这边,何父听到雨声起来把木窗户给关上。大房二房也紧跟着起床把木窗户关上,免得大雨泼进来打湿屋里。
何素素也听见雨声,睁开眼缓了一会,想到自己睡觉向来是紧闭门户的,也就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第二天,她比平时还要早起些。实在是外头雨声不断,扰人清梦。何素素换了身衣服走出房间来洗漱,何家人还没去上工,今天雨这么大要是不停的话估计要休息了。
何母念叨着:“这雨都下一夜了,阵仗还不小,真是耽误事。”等闺女洗漱好,她问,“素素啊,下雨天不好骑自行车,要不今天你也别去上班了?”
何素素确实为难,下雨天出门本就困难,更别说骑自行车了。但电影院就她一个工作人员,又没提前和住在县城的陈姐说让她顶班,就是不想去上班也得去了。
她说:“没事,回头我戴上草帽穿上蓑衣,骑自行车时小心些就是了。”蓑衣是麦秸编织而成的,雨势要是大的话,风一吹斜斜地拍打在身上,哪怕穿着一身蓑衣出去,估计到电影院也得一身湿了。购物系统里倒是有雨衣,不过她平时带什么东西回来娘都知道,何素素倒也不好凭空拿出雨衣来。
这时村里广播响起,通知大伙说今日下雨不停,全村人在家休息一天。何家人听完广播放松下来,慢悠悠吃起早饭,还在感叹:“这场雨下得好啊,让我们能在双抢之前休息一天。下雨过后估计也能凉爽一阵,在地里干活没那么热了。”
何素素和他们一块吃早饭,也很赞同。天气凉爽下来,哪怕只有那么一天半天,对于在地里上工的人也是好的。
何母吃饭时还惦记着闺女冒雨去上班的事,等吃完饭突然想起什么,赶忙回房间里打开木箱子一顿翻找。
过了会她高兴出来,手里拿着一身衣服:“素素,我想起你三哥之前给你爹留下一身解放军老式雨衣,说是让他下雨干活时穿的。这解放军老式雨衣质量最好,防雨也厉害,穿上后不怕被雨打湿,比那蓑衣还要好,你待会就穿这身出门吧。”
何素素惊喜接过:“有这解放军老式雨衣是再好不过的了,这样子就不用担心到电影院那浑身衣服湿透了。”
这年头部队用的东西都是质量最好的,这解放军老式雨衣虽说是给三哥那样高的身量穿的,何素素照着自己身子比划了下也还能接受,长点能把全身盖住就不怕把鞋子都给打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