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姓王。王编辑和沈怡对视了两眼, 沈怡勾起嘴角冲他露出了一个乖巧的笑容。王编辑错开眼神看向毛女士, 说:“冠英女士,您是开玩笑的吧?我懂了, 您创造这本书的灵感肯定源于您的儿子, 正因为有了儿子,您才成为了一位母亲, 您才能够站在母亲的角度重新看待问题并加以思考。如果没有母亲这个头衔,如果没有您对您儿子的爱, 这本书肯定完成不了。所以军功章里有您儿子的一半。”
不得不说,编辑们的脑洞都挺大的。
毛女士为儿子拉开了椅子, 让沈怡坐在编辑对面,自己则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沈怡屈起手指敲了敲桌面,说:“或许让你失望了,书和我妈妈无关, 是我和好友一起写的。”
难道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找了代笔来营销天才儿童的人设?王编辑的脑子里又划过了一个念头。不过,如果真是找了人代笔, 这家倒也还算要脸,没说是自己独自创造的, 还给原作者留了一半位置。
接下来的时间里,沈怡和王编辑谈分成,谈出版业的前景,也谈京城出版社最近出的新书。王编辑脸上的表情渐渐有些凝重。在很多时候, 他不觉得自己对面坐着一个小孩子, 谁家小孩子有这么广的阅读面!王编辑试探着说起了《你们真的准备好当父母了吗》这本书里的内容。他家里也有孩子, 孩子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说他一句回呛两句,却又不能不说他。读了这本书后,王编辑觉得受益匪浅,马上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评,然后照着书里的说法做。他和孩子的关系真的越来越融洽了。
沈怡很自然地接上了王编辑的话,说:“……《准备》只是第一本,教父母如何和孩子交流。接下来我们还会写第二本、第三本,涉及家庭教育等等问题。总之,如何当父母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王编辑太赞同沈怡说的话了,如果他不是只有六-七岁的话。
面对着王编辑越发复杂的眼神,沈怡笑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们不是孩子,怎么知道孩子真正的心理诉求?现在市面上很少有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因为成年人还不知道重视这个问题。但我是小孩子,所以只有我能最客观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王老师,我只是说出了千千万孩童的心声。”
王编辑心里一动,说:“不知道另一位作者是……”
“是我的至交好友。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梦中历险记》?就是《梦中历险记》的作者。”沈怡微微翘起了嘴角,说到边静玉时,他的眼神总变得非常温柔,“哦,他和我同龄,和我很是……般配。”
王编辑:“……”
王编辑扭头朝毛女士看去。喂,你儿子用词不当,你不管管吗?
毛女士说:“王老师,我作为监护人,今天答应带孩子和你见面,是希望你能给予他们一定保护。书是俩孩子写的,都是未成年,我们不会让孩子站到人前去。以后若有什么事,希望你能帮着挡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