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其他类型>入侵美利坚> 第十六章 货物要出发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货物要出发了(1 / 3)

按照周青峰的指示,凯莉在收购“电力飞行”公司后,首要任务是迅速扩充研发和测试团队,计划将员工规模翻倍。

在支付完供应商和代工厂的费用后,她要求加快生产进度,尽快交付十套飞行器组件,以便进行快速迭代和优化。

凯莉原本预计,这些工作至少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

毕竞在米国,招募几十名身体素质良好、专业技能过硬、背景清白的理工科人才并非易事。

然而,在“东大”,她充分感受到这个国家像一台构造精密的机器,运转的极为高效一站在外人的视角,会莫名觉着可怕。

首先,凯莉的招募需求在短短一天内就得到了满足。

猎头公司半小时内提供了三倍于需求的简历供她筛选,连她要求的“员工中女性比例需达到三分之一”也被轻松实现。

学理工科且从事制造业的女性,这在米国可是不多见的。

这一切顺利的背后,原因很简单。

电力飞行’开出了极具竞争力的基本月薪:本科生一万五,硕士两万四,博士则根据能力面议。

虽然这些数字并不算多高。但当连保洁阿姨都能拿到八千块的月薪时,整个公司的士气瞬间高涨。

对于公司内部突然爆发的工作热情,凯莉感到十分意外。她在金融圈待太久了,头一回深入制造业,每天都能有新奇感受。

当她舍得花钱,供应商恨不得扑倒在她面前,为了获得订单,甚至愿意主动将自家的研发体系跟“电力飞行’进行对接。

比如,目前的验证机使用三十六台小电机风扇作为动力,存在推重比低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换大风扇,降低死重的同时又要让动力能像鱼鹰’似的倾转,在垂直起降和高速飞行之间快速安全的转换。

这个想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可当凯莉表示要提供上亿美元的投资进行研发,立马有在魔都的科研院所主动来合作。

上午提出的需求,下午就能获得响应一相比之下,米国制造业能在一周内予以响应就是高效快捷。

一个月没反应也属于正常一某个关键岗位的员工去休假了,然后他的活就会被卡住。

至于凯莉原本引以为傲的商业管理能力,也被国内员工的效率和执行力彻底超越。

马可世对此评价道:“只要钱到位,你就能在“东大’找到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最优质的供应链和最出色的产品。”

凯莉只能苦笑回应,“你们确实有很多优秀且愿意吃苦的人才,这在米国是真的不多见了。”

而在心里,凯莉也会默默的想:“国会那些议员虽然都是废物,但在遏制东

大’上真没错。他们发展的太快了。”

之所以有这个判断,是因为她发现公司的研发人员为了双倍加班费,愿意工作到深夜。

为此,她不得不制定新规,限制员工每周加班时间不得超过十小时。

如果工作进度因此受到影响,她宁愿选择继续扩招。

“难怪那位黄毛总统整天喊着“China''China’。如果我是总统,也会对这个国家的工作效率感到畏惧。”凯莉感叹道。

“东大’的产品像洪水一般肆虐。其他国家除了对它筑起贸易壁垒,还有别的办法吗?

她看了看周青峰提供的粗略计划表,意识到“电力飞行”的团队扩充远未结束,这仅仅是个开始。

按照周青峰的设想,在末世来临前,公司需要尽可能多花钱,让国内的员工多攒些积蓄,以便应对未来的困难时期。

因此,“电力飞行”将在未来半年内持续扩张,从几十人发展到上百人,再到几百人,最终达到上千人的规模。

至于产品订单,一百架飞行器只是起步。一旦有成熟的产品定型,订单将直接跃升至一千架。

关键是单价够便宜,操作容易,维护简单。

低空飞行器不仅在末世中有巨大需求,即使在和平时期,全球许多交通欠发达的地区,如南美和非洲,也会成为潜在市场。

反正花钱嘛,十几亿美元不能便宜了米国佬,不能留在银行里当个数字拼命

花。

夜里,凯莉签署一份招聘命令,将从东大’招募一百名“吃苦耐劳,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前往迈阿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