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来说,心里没个概念,自然不明白邓松在期待着什么。
就好像没吃过槐花糕之前,各种糕对于小十一来说,其实没什么差别。
他对灯的印象还停留在太后千秋看到的彩灯,相比之下集市上的小吃其实对孩子更有吸引力。
可惜重九跟十一皇子说过了,七月十五只有灯,没有吃食,小家伙顿时兴趣缺缺。
最后还是洪渊大师见他又在寺中待了大半个月,除了偶尔上山外再不出竹林院,觉得这样束在屋内也不利于开阔心胸,于是建议他趁此机会下山去,顺便也看看琼宁郡府。
“殿下来镇国寺,祈福做功德,游历经尘世,皆是有益的事情,贫僧会给京中去折子,不叫殿下为难。”
七皇子思考再三,决定等住持大师的折子有了回信,再根据父皇的态度做安排。
……
随后,天京宫城紫宸殿内,皇帝得了镇国寺的折子,乃是住持洪渊大师亲笔。
他看完之后,对童海道:“老七这次出去,性子倒是好好打磨了一番,看来叫他待在琼宁,倒是待对了。”
洪渊大师每次的折子里,都会先把七皇子的近况写下来。
他语气平和,讲究实事求是,没什么华丽的辞藻和精美的修辞,单讲事情——正因为如此,他写的东西才特别叫人信服。
老七外向,性子跳脱,但到了镇国寺,却能静下心来,认真行祈福之事,这让皇帝十分惊喜。
关键是他坚持了这么长时间,还丝毫没有松懈的意思,表现得专注而有毅力,令人刮目相看。
青州皇帝突然发现,自己越是与这个儿子相处,就越是能发现他的优点。
过去他把注意力放在老二、老五他们身上,因为老七没有觉醒神武,多少忽略了些,现在想想,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好在现在他发现了这个儿子是个不错的,也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