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也跟他李瑾一样,早被这军户改革整得憋屈至极,若不是舍不得世职,也恨不得投了鞑子!”
“现在俺答来犯,要屠大同,正好让朝中那位锐意革新的陛下知道,要改革,那代价就是会有更多的军民惨死!”
所以,赵达也就在这时拍桌而起,在自家庭院里,捋着胡须对自家子弟,一脸奋意地说了起来。
接着。
赵达又自言自语说:“陛下呀陛下,等鞑子来,屠了这里的军户,到时候就是双输的局面!那时,你就会知道有些事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就算你是天子又如何?这世道,就能救人的只有他们自己,你这个天子也救不了天下贫苦的军户!”
赵达说到这里,就对自家子弟吩咐说:“传我的命,全堡戒严,所有非本堡的军民一律不得进入,进入的也全部撵出去!理由是防备鞑子细作进入!”
“让哪些堡外居乡的小户和杂居本堡还没有献出军田的小户好好体会一下鞑子的残忍!”
“是!”
赵达接下来则继续冷笑起来。
啪!
“出去,立即出去!”
“娘的,再不滚出去,老子把你当细作打死!”
接下来,大同中卫弘赐堡的官军便驱赶起堡中小户军民来。
赵达作为这里的最高主官,已彻底控制了这里的官军。
所以,只要赵达不是直接起兵造反,这里的官军都不会拒绝执行赵达的命令。
何况,赵达的理由还很名正言顺。
“为什么让我们出去,我们交了钱的!”
有小户军民不理解,正问着就被一官军抽了一鞭子。“怕你是鞑子细作,听不明白吗?”
“要怪就怪当今皇上乱政,才使得鞑子来犯!”
紧接着,这官军就说了这么一个理由。
这些小户军民只得出了弘赐堡,但也因为不再有堡墙做依托,又听说鞑子要来,自然也都更加惶恐不安,开始不得不往南边大同城方向逃亡。
而在这些弘赐堡的小户军民被赶出去后,弘赐堡就彻底关闭了堡门,收起了吊桥。
赵达也心满意足地来到了堡墙上,看着这些被驱赶出去的小户军民慌乱不堪的样子。
不过,在这时,赵达的儿子赵镇跑了来,说:“父亲,刚刚得到的牌票,清军御史兼巡按御史唐顺之要来我们弘赐堡核查军户和军田!”
“那到时候也以防备鞑子攻入堡中为由,不让他进来。”
“借鞑子的刀除掉他!”
赵达因而说道。
三日后。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唐顺之的确到了弘赐堡下,随行护卫马军,也隔河而喊:“开门!我们老爷是朝廷派来的清军御史和试御史!”
“我们上官说了,鞑子来了大同,为了堡内父老安全,城门不能打开,就算是清军御史巡按御史乃至抚院来了,也不能放进来!”
“有什么事等鞑子退兵后再说!”
这时,堡城上的军丁大声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