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289.第288章 改革需铁腕,天子即民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89.第288章 改革需铁腕,天子即民意!(2 / 3)

汪鋐这时先跟了过来,追上杨一清,说道:

“阁老刚才的话,令下僚醍醐灌顶,以下僚愚见,按照阁老这话的意思,是不是天子即天下民意,而当今天子不再守内虚外,也是因为天下民意有变?”

杨一清驻足听汪鋐这么说后,颔首一笑。

“多谢阁老解惑!”

“眼下闽粤大员缙绅,的确对佛朗机人的态度颇为不惕!但下僚认为,西夷既然能万里而来,若非为利而来,当无此恒心!”

“所以,下僚一直有意识了解他们的船舶、火器,还有地理风俗,乃至备兵防御;且也认为,加强我国水师力量可谓迫在眉睫,也非如此不足以使其恭顺和合,不然,这些佛朗机人就会露出獠牙,欺我汉人!”

汪鋐说后,杨一清便看向了他:“佥宪能这么想,就说明公的造化当不止于此。”

汪鋐拱手:“阁老谬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官作为天子之臣,自当着眼长远,而不能同于本地乡宦,只为眼前之利所惑。”

“为此……”

“下官有一事想请教阁老。”

汪鋐说后就拱手朝杨一清一拜。

杨一清扶住了他:“但请直言。”

“下官想上疏招抚沿海本国海寇入伍为水师力量,促使水师尽快壮大。”

“一则,眼下海疆,防夷当重于防本国之寇,故当对本国之寇以招抚为主,对夷以清剿为主!”

“二则,出海为寇的本国之民,多是迫于无奈,官绅豪右逼迫所致,不见得就是忠良泯灭,招募为兵,严加训导,不一定就不能改正为忠勇之卒;”

“三则,卫所官军已腐朽不堪,多不习水战,甚至水性也不熟,军官已转为缙绅,或与缙绅联姻,而军户则已只会耕作,大多一时不能用;而流窜各海域的本国之寇,多为疍户,水性本就极好,能吃苦耐劳,自当适合招募训练为新军,同时也能制衡卫所中不德者。”

“不知阁老以为如何?”

汪鋐问道。

招安海寇是一个很容易招骂的主意。

因为大明朝主张守内虚外的文官为大多数,所以素来讲究的就是对本国之寇强势镇压,对外怀柔示仁,只以驱赶为主。

所以,汪鋐不敢擅自上奏,但又觉得眼下新天子即位后,风向似乎真的在变,也就斗胆向杨一清提了出来。

杨一清听后点了点头:“此乃妥当之策,公不妨拟成奏本,我与你联名上疏。”“是!”

汪鋐听后大喜,忙拱手应了一声。

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有杨一清这种执政领衔上奏,就算出了差错,也能有为自己担事的执政元老,自然能减少风险。

这时。

嗒嗒的马蹄声从前方的青石板路上传来。

“有谕旨!”

杨一清和汪鋐,以及跟来的樊继祖等官僚听后忙跪了下来。

“敕谕:昔日太祖惩民,本为移风易俗,端正民风,而非令子民负卑贱之累,为势豪盘剥压榨,因而使其离乡背祖,飘零天下……如今,国朝定鼎百五十年,民风大改,朕又欲施仁布德于民,故怎能再使归为贱民者,不能改业从良乎,故着天下凡习俗相沿,不能振拔者,咸以自新之路,所有贱民,皆除贱籍,疍户可上岸居住,也可读书改业……以为励廉耻,而广风化,全太祖之德也!”

但来骑念完圣旨,将谕旨递到了杨一清面前:“陛下口谕,请阁老接旨,咸使闻知。”

杨一清已眼涌热泪,而道:“陛下仁爱如天,老臣不胜感佩,为万民涕零领旨!”

说着。

杨一清就起身接过了谕旨。

然后,杨一清就转身对樊继祖和汪鋐等官僚说道:“传达圣谕去吧!”

诸官称是。

这样一来,诸官也都明白,杨一清在福州做事,天子是真的会百分百支持,甚至还主动配合,直接把贱籍废除了事。

汪鋐更是欣喜自己刚刚没有白表态,从京里来的阁臣的确更清楚圣意。

只是杜庆比较倒霉,如果他早一点听到这圣旨也不会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