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210.第209章 设观风整俗使,整治士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0.第209章 设观风整俗使,整治士怨(2 / 3)

这让朱厚熜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有很多银元正在社会上流动,而产生着相应的价值。

“皇爷,朱六来了新的密奏。”

当朱厚熜登山望远回来后,秦文就送来了新的锦衣卫密奏。

朱六在密奏里奏报了关于觉安和妙善被抓的事。

故朱厚熜看后非常高兴,抚掌而道:“很好!告诉北镇抚司,这两人一到京师,就立即审讯!朕要从他们口中得知关于朱致格的一切以及他们出现在辽王府的所有动机。”

“是!”

而朱六除了密奏了关于觉安和妙善的事外,也还奏报了湖广地方关于袁宗皋放低息贷、以及吏制改革和严打的反应,言湖广宗室、士绅皆对这些事怨气甚大,骂袁宗皋是与民争利,还说桂萼是酷吏当诛,更言朝臣执政皆是奸臣,下如此严打的旨令,让湖广民不聊生。

朱六还附上了一份湖广地方士子写的匿名揭帖,揭帖上写满了痛斥桂萼甘为权贵爪牙,使袁宗皋得以与民争利的话。

啪!

朱厚熜将这份揭帖重重地拍在了御案上,面色阴沉,没有多言。

湖广士绅会颠倒黑白,把自己让袁宗皋放的低息贷说成是与民争利,让朱厚熜也不得不承认,地方食利阶层的无耻度,实在是让人不禁叹服,大有自己是民,底层百姓不是民的意思。

内阁其实也收到了许多反应袁宗皋与民争利的奏疏,不仅仅是说袁宗皋与民争利的,还有说梁储与民争利的。

当然,朱厚熜和内阁大臣都心知肚明的是,越是有这么多地方官员乡绅反应袁宗皋、梁储在与民争利,就越是说明他们没有拿着皇帝借给他们的钱在放高利贷,而是真的在放低息贷。

不然,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反应,很明显是袁宗皋、梁储这样做影响了人家的利益。

毕竟地方大户很多靠的就是放贷剥削庶民以实现兼并的,现在朝廷放低息贷,解放民众生产力,促进银元货币流通,简直就是给底层庶民增加被地方大户吃掉吞并的难度!

而许多地方官员明显在立场上也是站在地方大户一边的,所以才会积极的把地方大户的怨气准确上报给朝廷,说地方民众反应袁宗皋和梁储与民争利。

毕竟,这些官员也担心低息贷继续下去会出现在自己家乡。何况,他们的家人也会借助他们的权势,在他们的驻地发一些高利贷取利,现在,放低息贷自然也就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他们固然不敢直接反对,也不敢直接把袁宗皋、梁储怎么样,但选择性的反应一些地方情况还是可以的。

地方御史官更是直接把各自道听途说的话都上奏,比如说自己听当地人反应袁宗皋和梁储强令百姓借贷他们家的钱,乃至逼死人命,还说听当地人反应袁宗皋和梁储勾结官府,故意没到期就逼百姓还债,然后百姓还不起,就威逼官府抓了百姓,抄其家产,以至于民怨沸腾。

总之,仿佛袁宗皋和梁储两个刚致仕的大员,在地方上完全不干人事,其家人更被说的完全不干人事,似乎人均都欠下人命案、强奸案好几个。

对于地方御史官而言,反正他们都是风闻上奏,也不用提供确切证据,所以也就干脆什么都上奏反应就是。

他们甚至还直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离奇过分的故事来,比如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劣绅恶霸在乡里为恶的事篡改一下就奏上去,安在袁宗皋和梁储头上。

他们也不在乎皇帝信不信,反正众口铄金,只要反应的够多,传播的谣言够多,自会有人从不信到开始有所怀疑,从有所怀疑到觉得非常有可能。

毛纪、费宏、杨一清、石珤看着刚刚票拟完的一堆章奏,皆神色凝重的很。

毛纪还一边转着手腕一边说:“我们各自选十五本最能反应地方士怨的章奏,给陛下看看吧。”

“行!”

费宏还取下了叆叇,且真的认真选了起来,还一边选一边说:

“只是给两位致仕元老各自二十万银元的低息贷而已,都能在民间搅动起这么大的风雨,这说明改善民生、重夺钱权的事的确难啊!”

“总不能真的只靠以工代赈吧,以工代赈只能让百姓有基本保障,但放低息贷,却能让勤劳之民借着一笔钱发家致富的!”

杨一清则在选本的时候,也提起了自己的看法。

石珤则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夺其利,如夺其命!所以,祖宗不是不知如此惠民,而非得把钱粮放在库里,任鼠咬虫蛀,实在是早知争利于下,不如节用于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