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直作为乡试大省,中两次副榜以上的士子自然不少。
这些人也算是深刻认识到这条路有多卷,而不禁暗叹出人头地太难。举人贾士元就是其中之一。
但他没有太失落,而是来了大明实政学堂报名。
因为朝廷已经颁布了旨意。
中乡试副榜一次的军籍子弟,和乡试中副榜两次的生员,皆可到大明实政学堂报名,然后毕业后就可获得举人功名。
贾士元不想再卷乡试。
毕竟,他已经年过四十。
所以……
他就来了大明实政学堂报了名。
像贾士元这样来大明实政学堂报名的北直乡试落第士子不少。
因为北直军籍子弟多,而且中两次副榜的士子也不少。
而这些士子也因此非常感激天子,感激天子多给了他们一条做官的出路。
本来因为《育民报和《文报的存在,就让贾士元这些士子通过这两类报纸,明白了天子为何要选择认孝宗为皇伯考,以及天子为何要在京师大兴土木造外城,还有为何要派天子亲军去南直。
现在朱厚熜给予他们这些落第士子以新的恩典,自然也就让他们更加愿意相信,天子做的这一切的确是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所以,当贾士元也在来大明实政学堂的路上,看见建造得颇具规模的外城时,他油然而生出的是一种自豪感,与对天子更热烈的崇敬感。
他已笃定地相信,天子斥巨资建造外城,是为了新迁来京师的百姓,在可能存在内奸勾结外虏来入侵时,而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为此。
贾士元不禁向紫禁城的方式遥拜,而满眼含泪。
他很想在将来,能够亲眼看见,那位把百姓和自己这种屡次怀才不遇的普通士子挂在心上的慈爱君父!
沈学礼倒是比他幸运。
因为他作为已经通过层层筛选、只剩最后一步的候选驸马,眼下就要进宫,接受内廷赐宴。
到时候,他就要见到天子。
这对沈学礼而言,是他最激动的时刻。
昔日的各种遗憾与愤懑,对他而言,在这一刻,已经一扫而空。
他此刻只全身心的沉浸在了去内廷赐宴上面见天子的幸福感中。
这次重新选驸马,是黄锦负责领导内官监选。
内官监也未敢再有什么别的心思。
所以,选上来的驸马皆是少年俊才,虽然气质各有不同,或伟岸挺拔,或温文尔雅,但皆知礼谦和,也都对天家忠心耿耿与怀敬于心。
因而,不只是沈学礼,其他候选驸马也都在这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
而沈学礼则是更为明显。
“昭圣皇太后到!”
“章圣皇太后到!”
“庄肃皇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