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第120章 京师新面貌,王阳明与张璁见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章 京师新面貌,王阳明与张璁见礼(1 / 4)

第120章 京师新面貌,王阳明与张璁见礼

朱厚熜因而点头:“那就好!”

“如此,新生活运动便不在全天下开展,明年只先重塑钱法。”

“陛下圣明!”

群臣立即拱手称颂道。

如之前所言。

大明财权不统一。

每个衙门都有自己的独立财权。

吏部有开纳事例收入,这是景泰年间开的例,商民可以通过输纳钱粮成为吏员。

礼部有管僧侣度牒和官寺的收入。

户部有田税和盐课折银收入。

兵部有屯田子粒银收入。

刑部有赃罚收入。

工部有竹木抽分和渔税收入。

太仆寺有折马银柯收入。

光禄寺也有各地进贡食材折银收入。

总之。

每个衙门都有自己的合法收入来源,也就有自己的小金库。

再加上火耗也没有统一标准。

因为不统一收纳进一个实际的财政部门,所以,没谁清楚大明朝廷各个衙门加起来到底存有多少钱,也不清楚实际上收了多少钱。

皇帝自己也不清楚。

更别提内阁首辅和户部尚书。

甚至。

很多时候,自己衙门的堂官,如果懒一点,或者对财政管理不感兴趣的话,也不清楚自己部门有多少钱。

而在这个时代,许多文官还真的有这种问题,因为他们对礼法和教育天子的兴趣,远大于对实际政务如财政管理的兴趣。

如果不是如今开始行考成法,再加上朱厚熜催促,现在朝堂上,这些个官员估计连自己部里大致有多少钱都说不出来,还得回去问部里的吏员。

事实上。

即便如此。

这些堂官也没有真正掌握到自己衙门里有多少钱。

因为。

具体负责核算与造册的胥吏们会造两份账册。

一份账册用来私底下自己这些人分钱。

一份账册用来上交给尚书侍郎们,让他们给朝廷交差。

这就跟地方官衙的胥吏会在赋役黄册外,另造一份赋役白册一样。

征税征徭役时,表面上看是按照黄册来征,其实是根据白册来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