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还是使用音乐作为背景更有效,而且光影的组合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采用有效的配乐,更能够表达环境当中需求,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有用的特效。
“但是你取得了成功,米歇尔,观众都很欢迎这个剧目,新奇还有些真爱。”
“是啊。”
不过之后的事情,都要交给维吉先生去办了,他在文化界虽然不是顶流,但是还有些人脉在这里的,虽然在巴黎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是这些相关的戏剧,尤其是以后要推出的喜剧的运营,还是需要行家的。
“还有,你给我看的诗歌,确实还有些意思,只不过文字上还要润色一些。”
艾蒂安·维吉很推崇伏尔泰的作品,他主持《缪斯年鉴的时期,刊载伏尔泰先生的诗歌是最多的,而伏尔泰先生是个有名的中国吹。
面对这个年轻人,还是自己姐姐和外甥女的朋友,能够带来从中国带来的真正诗歌,确实也很有意思,他还是很支持这种做法的。
这个杂志还有一点,在共和时期一直都有些政治风向标的意思,尤其是1793年刊登马赛曲的全文和1794年马拉的悼词
但是,马拉的悼词,是萨德侯爵这个猥琐混蛋执笔的,不得不说是黑中带黄的黑色幽默了。
这一杂志在当时法国文学界的地位,也是1833年该杂志停刊以前,新人“登陆文坛”的一个重要途径。
加上《卢浮魅影改编的首演还算比较成功,其实也可以尝试一番。
“现在还是比较流行三幕剧和五幕剧,太流水账的东西,放在舞台上并不适合,甚至还浪费时间,要印刷出来也浪费纸张和油墨。”
“等到有了合适的载体时,怕是这个要大行其道的,我说话有时候就有些啰嗦,维吉先生。”
“啊,就是这样。”
不过索洛维约夫能多活一百五十年,都够呛能够看到这种载体的出现。
随后在葡月驴日,葡月荞麦日,按照公告都要进行演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改编的剧本,索洛维约夫可以用自己公开的身份在文学沙龙当中活动,这样也更方便一些。
反正他也不会去提到那些涉及政治的议题,而且现在这个阶段,在法国的政坛和军界,其实也有些微妙的变化。
尤其是莱茵军团和意大利军团两大系统的斗争,当初拿破仑曾经考虑过要自己的妹妹卡罗琳娜或者继女奥坦斯作为莫罗的妻子,不过莫罗拒绝了。
然而他娶的妻子,虽然过去和约瑟芬过从甚密,但是却自视甚高,而且一直在背后进行挑唆。
莫罗将军本人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在莫罗将军家里举办的沙龙,以及雷卡米尔夫人的沙龙,斯塔埃尔夫人的沙龙,最近开始聚集了一批反对波拿巴的人。
这种时候,拿破仑虽然心有芥蒂,但是还在面子上保持对莫罗的信任,莫罗本人也确实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参与到任何的反对活动当中。
不过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将来如果有人去秘密和莫罗见面,他是洗不干净的,毕竟他自己是共和派,但是不代表家人和亲信都是。
甚至他的妻子和岳母,嫉妒拿破仑和约瑟芬的地位,认为莫罗应该能够地位更高。
所以,索洛维约夫是从来不到莫罗将军的府上去参加他夫人举办的沙龙,尤其是生了儿子以后,莫罗夫人更不安分.
有的时候,就是已经脱离了封建时代的低级趣味,还是避免不了封建残余的存在。
拿破仑称帝的时候后代的问题考虑的,都没有莫罗的老婆这样。
漩涡已经临近了巴黎,但是很多当事人还一无所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