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巴克莱·德·托利也是苏格兰后裔,为啥这方面跟他不太一样。
而巴格拉季昂这一下子,一天之内连胜两局,光抓回来俘虏就有一千多,极大的鼓舞了联军的士气。
这样还接应了奥特的纵队,他们加入到了北面奥军的阵营当中,使得目前俄奥联军在特雷比亚河以西能够使用的部队,有33000人。
法军那边,也是这个兵力,现在还需要对战场进行侦察。
双方已经在特雷比亚河两岸,不可避免的要发起一场战斗。
在此以前,俄军进入意大利以后,战斗的规模都不大。维罗纳这场战斗还没有赶上,一路上都是靠跑得快去分割包围法国人,会战级别的战斗,终于是在这里给遇上了。
苏沃洛夫也通过一系列的快速机动,在特雷比亚河找到了和法国人交战的机会。
在行军途中,俄国士兵还看到了纪念特雷比亚河战役的雕像。
不过,这是给当年汉尼拔的手下败将,那些罗马将军建立的。
这些俄国士兵到了晚上还在讨论,他们在俄国境内的很多地方都驻扎过,也就开始比较起来。
跟现在俄国境内的这些纪念物相比,在意大利看到的纪念老西庇阿和罗马执政官提比略·塞姆普罗尼乌斯·隆古斯德雕像,就有些寒酸了。
这天晚上,苏沃洛夫的心态倒是很好,支好了帐篷就躲到干草垛上睡觉去了。但是巴格拉季昂因为在等猎兵的侦察结果,并没有休息。
再说他还很年轻,在战场上要这样也还是顶得住的。
他虽然平时看起来有些鲁莽,但是也很注意战场的情况。
“米沙,伱了解汉尼拔的特雷比亚河之战么?”
“您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您的经验比我丰富,应该更熟悉这些历史战役才对啊?”
“我只是想听你讲一下,整个战役的梗概。你每天都在看书,想必知道不少。”
“那我就来讲一下吧,那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以后。”
说起来,索洛维约夫也觉得好笑,巴格拉季昂也算是名将了,但是有的时候,就跟米罗拉多维奇的外语能力一样,人总是有短板的。他不能确定亲王是不是真的记不清楚这个战例,也就要讲。
俄罗斯精法精普以外就数精罗多,这位亲王又是东罗马帝国的盟友格鲁吉亚的王族后裔,他是不愿意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罗马著名的大败仗么?
“法国人所在的皮亚琴察,是罗马当时的殖民地普拉森塔,也是罗马军的大营所在地。汉尼拔在特雷比亚河以西布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而罗马的执政官,率领军队渡河。就在我们正面这个方向上,但是罗马人的书记载太过久远,我们也不能确定当时的地形跟现在完全一样。只能说明的是,汉尼拔的军队两翼展开,最终合围了企图在中央突破的罗马人,最后把给予了罗马人毁灭性的打击。”
“米沙,这么说,法国人现在的处境,跟当年的罗马人一样了?”
“不能说是完全一致,但是这个态势,确实是我军占优。”
听完这个,巴格拉季昂又回想了一下,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把接应侦察兵的事情交给副官,他也去休息了,就好像是胜券在握。
在这点上,索洛维约夫也认为会获胜,唯一的问题是,能不能打出汉尼拔的那种胜利来。
他们这个位置,又在整个战场的最南面,如果波兰军团急于为他们全军覆没的第一营报仇,很可能就要从这个地方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