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属机炮连和一营佯攻奉新,二营一个连埋伏在半路上打援,主要是打奉新派去攻打馒头山的部队,大概是一个中队。
二营的其他两个步兵连,火速去支援馒头山,在外围打击日军进攻部队的后路,这几招老辣异常。
围魏救赵也有,直接救援也有,连围点打援也用上了,救援自己人,不忘搞一把日军,这就是刘光羽的特色。
现在有了馒头山这个战术支点,大家就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了。
12月12日下半夜,几路日军均陆续到达馒头山脚下,把馒头山上的三营包围了个严严实实。
日军开始还假装使用中国古老的兵法战术,攻心为上,对着馒头山上喊话,说什么放下武器下山的,保证安全。
狗屁,这种攻心战术只是对那些内战的自己人有效,对于这种和异族你死我活的反侵略战争,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三营全体将士一律以沉默对之,没有营长罗志成的命令,谁也不能轻举妄动,这种所谓的攻心战术,在战士们心理,简直是三岁小孩的儿戏。
日军喊了几声,不见任何的回应,只得悻悻然不再喊话了,开始派出步兵,沿着散兵线,开始慢慢逼了上来。
日军的散兵一边想吸引三营的火力点暴露出来,后面的轻重机枪也在火力侦探,对着馒头山上上下下打了个遍。
不见兔子不撒鹰,三营长罗志成都不用吩咐,各个连排长都很清楚三营已经形成的对日作战的打法了。
日军见诱惑不成,对面的中国军明显是一支老练的部队,不会上钩和急于暴露自己的火力点。
但日军又不能在这里磨洋工,要急于打下馒头山,才能解去后顾之忧,以及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