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重庆《扫荡报》、《江西民国日报》、《力报》等报纸对万家岭战役的经过和胜利消息给予及时的宣传报道。
这是“九一八”以来百姓最兴奋的日子。武汉市听到万家岭大捷的喜讯后,各界人士奔走相告,争先庆祝,各报刊发号外,刊登万家岭大捷消息。
中国军队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出的机动灵活、组织严密的特点,和中国士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大大震惊了日军上下、朝野内外和国际社会。
而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在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
以万家岭大捷为句号的武汉会战,一起共毙伤日军20多万人,占其投入总兵力的一半以上。
还击沉日舰100多艘,击毁日机100多架,消耗其物力总值至少在30亿日元以上,大大削弱了日本的军事实力,使之再也无力在中国发动灭亡中国的大规模会战。
自此,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相持,从此不得不陷入“持久抗战”的泥沼里不能自拔,直至战败投降。
……
这是抗战正面战场上,在全国各地陆续战败、军心民心跌落到最低谷、民众对国家和军队失去信心希望甚至是绝望的时代背景下,取得的一场非常及时的战役级胜利。
这也是在抗战防御阶段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几乎全歼日军一个野战师团的战役,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在和日军代差严重的情况下,还能有此战绩,确实非常难得。
这一次的大捷,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全国的军民心中,抗战的信心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我们中国的军队,并不是打不过日军的,日军也不是不可能战胜的。
正有了如此巨大的政治效果,使得抗战防御阶段最危难之际的中华民族,获得非常宝贵的一口气,得以延续,才有之后的抗战相持、反攻的阶段。
万家岭大捷,是抗战防御阶段到相持阶段的分水岭,彪炳千秋!
8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