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对九边重镇,控制力度还是很强的。
这一战,九边确是精锐尽出,家底便只有这么多了。
收了秋粮,开原眼下不缺粮草。
八百宣府精骑日日在城外放马,开原营兵加紧操练,护送军械的骑队每日出没,让开原内外逐渐弥漫着大战将起的肃杀氛围。
就连马城也接收了一批军械,一道军令,让开原团练正式成军了。
虽是战时编制,却也让马城这个团练指挥使,有了实权。
一次性接收了五百套棉甲,三百张硬弩,一百张步弓,检查过后,马城赫然发现这批军械都是库存,可见大明为了打这一仗,连兵部的库存都搬空了。眼下开原大军不缺粮,不缺军械,缺军饷。
宣府马军是月饷一两,步军五钱,五千兵马每个月的饷银就是三千五百两雪花银,这笔军费眼下自然是由开原府负责筹措的。每月三千五百两银子的军饷支出,算上人吃马嚼,不出三个月便能让开原财政崩溃,无力供养这样一支兵马。
宣府精兵总算是能领到军饷的,大批卫所兵可是领不到军饷的,三万,辽海两卫可是已经欠饷半年了。
大战在即,欠饷自然是发下去的,起码也要发一部分。
马城粗略一算,只是补发开原大军欠饷,就需要近十万两银子,这笔钱巡抚衙门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的。于是马林奏请补发欠饷的折子,在辽东巡抚衙门和内阁转了一圈,又被内阁,兵部推了回来,饬令开原府自行筹饷。
马城也早看穿了,朝廷没钱,辽东也没钱,欠饷,眼下在辽东是常态。
大军集结,庞大的军费让马城心叫侥幸,所幸有开原父老的支持,麾下团练是不领饷银的,才能让他维持着这一支千多人的民兵部队。
入秋,天气转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