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 第97章 第965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章 第965章(2 / 4)

妇人哭声震天,她将满腔的痛苦化为力量,手嘴并用,一边用力掐住蔡鹰扬,一边咬牙切齿地嘶吼,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恨都倾泻在这个无力还击的官员身上。蔡鹰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厄之中,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任凭身体的疼痛和心灵的煎熬一同吞噬着他,那痛苦的神情如同一幅深刻描绘底层民众苦难与官僚阶层罪孽交织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靖江帝瞠目结舌,欲言又止,而林小风则先声夺人,言语如刀,直入人心:“陛下,此刻站在这水灾疮痍之中,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或是失去了亲人,或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微臣特意将他们请来此处。这些人,皆是靳临坊及其周边地区受灾的无辜百姓。”靖江帝听闻此言,不禁发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原来都是靳临坊的百姓啊!你把他们引来,接下来又该如何处置呢?”林小风面色凝重,回禀道:“启禀陛下,臣已派人协助他们寻找失散的家人,倘若此刻还未归家,恐怕凶多吉少。因此,臣已捐出身上仅余的五百八十两纹银作为补偿,希望这笔钱能够帮助他们在失去家中劳动力后,至少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不至于陷入绝境。”他的话语中透着深深的悲悯与无奈,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那些苦难人民的期盼与哀愁。夜色下,靖江帝的脸庞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更为严肃,他的目光从林小风身上移到那群衣衫褴褛、满面凄惶的灾民,心中的忧虑与悲痛难以言表。而林小风则静静等待着陛下的裁决,他知道,这不仅是关乎朝廷颜面的问题,更是关乎天下苍生福祉的一场考验。

靖江帝闻此言,神色一振,手抚龙案,拊掌而赞:“妙哉!林爱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然而,马车之上,二人虽相互赞美不已,却不知那车下场景已然失控。在那帝王赞许的话语余音未消之际,广场上的混乱局势如脱缰野马,百姓们在仇恨的驱动下,愈发凶猛,力量仿佛陡然倍增;相比之下,那些平日里满腹经纶、儒雅自持的学士们并非无力对抗这股汹涌的人潮,实则是体力早已消耗殆尽,难以再战。

人群中,一名女子犹能凭借坚韧不屈的意志抵挡住狂怒的冲击,而周围的男子却纷纷在乱拳之下被推翻在混浊的积水之中,他们的身影在水面上挣扎起伏,令人扼腕。旁观者们面对如此惨烈景象,非但未曾挺身而出施以援手,反而个个面色苍白,避之唯恐不及,生怕牵连其中。顷刻间,数十名失去理智的百姓竟合力将百余名原本跪地求饶的众人逐一推倒在地,场面一片狼藉。

靖江帝居高临下,目睹着这一切,不禁心中失望至极,眼中闪烁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他深深意识到,自己身边的许多臣子,在危急时刻竟无法担当大任,如同空有其表的酒囊饭袋一般,全无半点雄心壮志与实际作为。这一幕,无疑让这位君主对朝中众臣的能力和勇气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在那混乱的场景中,蔡鹰扬尤为悲惨,原本妇人只是对他臂膀狠命啃掐,此刻已经逐渐向上蔓延至肩头。他的身躯剧烈颤抖,痛苦的表情扭曲了脸庞,仿佛一尊饱受摧残的石像。眼前的场面已然失控,林小风眼见如此,他深吸一口气,旋即转向靖江帝,脸上带着决然与坚毅,恳请道:“陛下,请允许臣来处理此事,容微臣稍作陈词。”靖江帝目睹此状,目光复杂地扫过遍体鳞伤的学士们,最终还是颔首应允。

林小风见状,立刻挺直腰板,声如洪钟般喝止纷乱的人群:“诸位听令!立即住手!速派人将民众带离此地!”这声音犹如惊雷炸响,在夜空中回荡,瞬间打破了混战的僵局。侍卫们闻声而动,纷纷下场,以最快的速度介入,强行拉开那些愤怒不已、几近疯狂的百姓。

学士们在此刻似乎被震慑住了,他们忍痛不再挣扎,默默回到原处继续跪伏,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迷茫和困惑,似是尚未从刚才的狂澜中清醒过来。他们的膝盖浸在污水之中,身体摇摇欲坠,却仍硬撑着不倒,任由疼痛蚀骨,心中满是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和不安。而林小风,则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切,他知道,这一幕不过是更大风暴前的序曲,接下来的一切,需要他用智慧和勇气去化解这场危机。

林小风挺直腰板,站于高处,声音洪亮而坚定,犹如惊雷划破沉闷的空气:“我明白你们心中对我林小风有着诸多不满与鄙夷,视我为卑劣之徒!然而,你们可曾想过,那些刚才对你们施暴的百姓为何会如此愤怒?听我告诉你:他们都是在那场无情暴雨中失去亲人的可怜人,至今生死未卜,而这背后的罪魁祸首正是李一豪!这些人平日里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却因为一场雨就陷入了生活的深渊。试问,在他们冒风雨昼夜寻找失踪亲人的时候,你们是否正坐在家中享用着玉盘珍馐,怀抱娇妻美妾,过着安逸的日子?你们口口声声说着爱民如子,结果却是这样的局面!那么,这些受灾的百姓,又是谁的骨肉同胞,谁的丈夫,谁的父亲?直到现在,你们还觉得李一豪治理靳临坊是功绩卓著吗?”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眼都如同一把尖锐的锥子,深深刺入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周围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靖江帝和学士们无言以对,只听得林小风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像是一曲悲凉而激昂的哀歌,诉说着底层民众的苦难和上层统治者的失职。

林小风的目光扫过众人,只见他们面露愧色,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困惑与内疚。他继续道:“身为朝廷命官,我们应当时刻记住,每一条鲜活的生命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希望与寄托,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如果连最基本的人间疾苦都不能体察,何谈治国理政?今日之事,应当成为我们警醒自省的契机,而非彼此攻讦的由头。”随着他的讲述,现场陷入了一片沉重而又深思的寂静之中。

林小风言罢,不动声色地将目光投向靖江帝,只见他面如平湖,波澜不惊。在那凝重而沉寂的片刻之后,林小风从容自若地从腰间抽出一卷宗,动作中带着一种决然与沉重,仿佛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纸张,更是关乎无数黎民百姓生死祸福的天平。他猛地展开卷宗,声音激昂且坚定,犹如洪钟大吕般宣告:“靳临坊遭受暴雨肆虐,酿成惨剧!据记载,共有二十四位无辜百姓丧生于这场灾难之中,四十八人至今下落不明,七十九间房屋瞬间倒塌!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百余户百姓在水灾中失去了仅有的财物,而这皆发生在李一豪尚在世时,面对连日三夜的狂风暴雨,他竟毫无作为,反倒是派遣人力去救助那些本就仆从众多的举人豪绅之家,如此举措,实乃浪费至极,荒唐透顶!

更为恶劣的是,李一豪断案之际偏袒读书人,视平民百姓如草芥。坊中有位周姓举人因殴打普通民众,百姓无奈之下上诉,却反遭十大板严惩,此案被李一豪草率结案,仅以一句‘刁民诬告’一笔带过,此种做法,简直可笑至极,却又让人悲愤难抑!”林小风掷地有声的话语回荡在整个广场,直击人心,每一个字眼都像一把尖刀,刺破了黑暗中的虚伪和不公,让所有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心头震颤,眼前浮现出一幅幅饱受苦难、备受欺凌的百姓生活画面。

林小风紧紧握着手中那叠满载百姓疾苦的卷宗,胸中愤慨如潮水般翻涌,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几乎无法相信阳曲县那一桩桩恶劣行径竟真实存在。他心中暗自思量:李一豪此人如何能与我等并论?一番滔滔不绝的陈词过后,他语气凌厉地质问道:“如此情形之下,诸位还有何言辞辩解?”话音刚落,围观的百姓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口中纷纷呼喊“林大人”,他们从未见过有官员能为他们这般发声,此刻想起失踪的亲人,悲痛之情油然而生,人群中响起了一片啜泣之声。

蔡鹰扬等人在听闻李一豪种种劣迹之后,又听见百姓们的哭泣声,不禁将一口苦涩咽下喉咙,低垂着头默然无语,悔意如同浓雾般弥漫在他们心头。原本只求保全清名,如今却不得不吞下这番苦果,反让自己蒙上了恶名。林小风见无人再敢出言反驳,微微松了口气,一切正如计划那样步步推进。他适时调整情绪,面上浮现出哀痛之色,言语愈发激昂:

“李一豪李大人,便是你们心中所谓的国家栋梁吗?陛下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的江山基业,而京城之内尚且能乱成这般模样,试问陛下的心该有多痛啊!尔等可曾深思过?李一豪愧对国家的信任,愧对祖宗的遗志,更愧对天地神明!而你们这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站在干岸上的人,就真的那么干净无暇吗?微臣深知,在座有人甚至视李一豪为楷模!吾劝告各位,不妨各自深入内心,审视自己的良知,将尘垢晒出来,好好洗涤一番!要知道,如今看似海晏河清的大靖江山,其真正的忧患并不在于边关要塞,而在于庙堂之上。朝廷每烂一处,国家必将溃败一片!望诸位能够深思熟虑,切勿让家国大义毁于一旦!”

言毕,林小风背手而立,那股凛然正气犹如一座巍峨山岳,矗立在人们眼前,他的气势非凡,令人敬畏不已。

果不其然,靖江帝闻听此言后,那双威严的虎目中闪烁出晶莹泪光,仿佛是百姓疾苦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悲悯。他激动地走上前去,厚重有力的手掌重重拍在林小风坚实的双肩上,话语中饱含着感慨与决心:“林爱卿所言深得朕心,字字句句犹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真可谓言之有理也!”

林小风面对皇上的肯定,面色更为沉痛,他的脸上写满了对百姓困苦的忧虑以及对职责坚守的决心,嘴唇紧闭,似是在压抑着胸中滔滔涌动的情感。他以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回应:“陛下,臣之所言不过是尽人臣直言不讳之责,恪守忠恕之道,实乃为人臣子最基本的要求,臣不敢居功。”

靖江帝闻此言,不禁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期盼与无奈:“倘若我大靖朝所有臣子都能如林爱卿这般赤诚肝胆、一心为国为民,何愁我大靖江山不能兴盛不衰、国泰民安呢?”言语间流露出对林小风品质的高度赞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