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回京
宋允知送出去的都是亲笔书信,他那几封信送回去后,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了。
他们本来都已经接受宋允知身亡的消息,结果这家伙冷不丁又冒了个头,还顺顺利利地从齐国回来了。
真是个奇人。
冯尚书是从陈素口里听到这消息的,骤然得知此事后,冯尚书庆幸之余还有些感慨:“这小子真是福大命大啊。”
该说不说,祸害遗千年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天助自助者。"陈素忍不住有点得意。他已经从当初一蹶不振,顿时变成了壮志满怀。
宋瑜更是压抑不住狂喜,儿子没事,而且儿子还要回京了!他都这么多年没见到儿子了,实在是想念得很。虽然允哥儿说自己受了不轻的伤,但是比起没了性命,受伤不过是一些小事,总能养回来的。他也不郁郁寡欢了,整日扬起一张笑脸,任谁看了都觉得喜庆。“我说什么来着,允哥儿说了会平安回来,如今果然平平安安。前段时间旁人总说允哥儿不好,只有我不信,这就叫父子连心。“宋瑜心情好极了,没见到一个人都要炫耀这一句。
唐懿听过只是包容地笑了笑,他能高兴便好。还别说,虽然宋瑜年级越来越大,但是俊朗还分毫未减,依旧跟当年才入京时差不多,洋洋得意的样子甚至还跟允哥儿有点仿佛。唐懿这些年为了女子书院一事费心,人都跟着苍老了些许,唯独宋瑜还是不变。有时候贺延庭看着都觉得纳闷,这宋家人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不会老呢?允哥儿日后该不会也是这样吧?
贺延庭油然生出一股警惕感,他本来就痴长允哥儿几岁,若是他跟允哥儿都三四十了,自己老态尽显,允哥儿却还跟二十出头的样子,那也太悲催了。贺延庭靠着窗台,反反复复看着允哥儿的信,字迹略有些轻浮,像是受了伤使不上力。联想到齐国那边传过来的谣言,便知道允哥儿这一行必定凶险无比,贺延庭佩服至极:“允哥儿真有本事,不知道他是怎么糊弄齐国皇帝的,等他回来后,定要好好问问他。”
无独有偶,皇上跟萧宝玄也在讨论这事儿。皇上手里还多了一封信,乃是卢蒙寄给他的。关于允哥儿假死一事,卢蒙并未多说,只提到了允哥儿先前遇上了一个方士助力,这才假死脱困。父子俩都觉得惊奇,更好奇的是那个神通广大的方士。不过这些比起允哥儿平安无恙,都不算什么,人活着就行。
京城中人翘首以盼,作为话题中心的宋允知在光州歇了两天之后,又再次启程。
身边依旧只有卢蒙跟程武,赵安虞等人都想跟着照顾,宋允知知道他们是好意,但却没同意:“如今两国开战在即,光州又距长安颇近,你们得守在这里。一旦有风吹草动,务必上报京城,再护好百姓,尽力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这……他们哪有这个本事啊?林度等忽然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但是宋大人言辞恳切,他们又不好拒绝。
哪怕他们从前待百姓并没有多上心、多爱护,但是有了宋大人的托付后,众人便不由自主地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争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父母官这三个字瞬间便有了分量。
胡洪依旧一言不发,他跟宋允知没有多少话可以说。他知道宋允知多少不大喜欢他,甚至还防备着他;可同样的,他也不喜欢宋允知!宋允知目光移到胡洪身上:“担子是有些重,不过有胡大人在,我多少能放心些。”
胡洪吃了一惊,随即心中莫名舒坦起来,这还是宋允知头一次在人前如此夸奖他。胡洪觉得自己的确能力过人,这是事实,否则他也不会被选中调来光处但意识到自己在高兴,还是因为宋允知的夸奖而高兴后,胡洪又迅速拉下了脸。没等他想好要如何回复宋允知,便先阴阳怪气地笑了两声。李家祥等人顿时凶神恶煞地盯上了胡洪。
冷笑什么?
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后,胡洪后背一凉,自己都有点臊得慌。宋允知主动讨好他的机会不多,今儿这一次,还被他自己给弄砸了。啧,他刚刚为什么要冷笑?!
宋允知也不恼,轻笑了一声后再次道:“光州就拜托诸位了。”林度等人上前表态,只有胡洪不尴不尬地落在人后,独自后悔。其实方才明明是个挺好的机会,只要把握住了,先前的嫌隙龈龋便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可他这张死嘴,怎么就不会说呢?
如今后悔也没用,好面子的胡洪真的没办法再舔着脸讨好宋允知,他也是有骨气的。
宋允知坐上了马车。
在光州停留的这两日,宋允知已经将能打听到的消息都打听了一遍。他“遇难”之后,朝廷已经公布檄文,大军朝边境挺进,战事一触即发。鸿胪寺跟礼部的官员连日赶往燕国,准备再次拉拢燕国这个盟友。燕国会不会帮忙,这事儿还真不好说。最大的可能是像林祁盛一样,作壁上观,等到结果快要出来的时候,再确定偏向哪一方。
燕国一向都是无力不起早,想让他们出力,谈何容易?但是跟着喝汤的时候,他们却是愿意的。不过只要他们不出手,对夏国而言便是一桩幸事。朋友不多没事儿,只要仇人不增加就行。
与此同时,宋允知估摸着自己活着的消息应当也传入齐国了。他是被刘易生所害,这一点毋庸置疑,除了他,再没有人对宋允知这般憎恨。刘易生几次出手,肯定瞒不住郑廷,彻查之下,刘易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但是他如今又没死,刘易生肯定又有了新的借口。不出所料,刘易生得知宋允知还活着的消息后,便觉得自己已经翻身了。他从两日前便被王新给押进了大牢,这些日子刘易生情绪几近崩溃。他始终不肯相信陛下真的会因为区区一个宋允知而放弃他,他知道陛下刻薄寡恩,但总以为自己是特殊的那一个,不相信自己在郑廷眼里其实跟其他人并没有任何区别,他不能接受。
但是连着两日的磋磨,刘易生已经升不起那些傲骨了。他只想出去,尤其在他听到宋允知没死的情况下。刘易生迫不及待地叫来王新,他扒着监狱的大门,整个人迫切地往前挤:“快放我出去,宋允知没死,你们为何还要将我关在这里?我早就说过了,此人是夏国派过来的奸细,为的就是离间咱们君臣几个。如今证据都摆在眼前,难道你我还要在这里自杀自灭?”
王新静静地望着他,目光复杂:“你真以为陛下处置你,是为了宋允知?”刘易生当场愣住,不明所以地回望王新。他那股自欺欺人的劲儿,在两人对峙之中逐渐败于下风。
刘易生面容渐渐黯淡起来。
王新苦笑一声,他作为局外之人,自然看得更清楚一些。宋允知只是诱因,真正让陛下决定下手,是因为刘易生不安分,不顺从,更为了他那颗追名逐利的心。
可是……哪个人不追名逐利呢?
他自问不是圣人,跟着陛下起事,也无非就是想让自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让自己能出人头地。刘易生有私心,他也有。陛下今日处置了刘易生,来日会不会也会看他不顺眼?
刘易生也看明白了,只是他不服:“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错?平时陛下自己也不能保证,他难道就没有错杀过人吗?自己并非完人,凭什么要求我们一尘不染?”
王新见他越说越不像话,也不准备与他多谈,直接转身离开。刘易生却高声道:“如今是我,下一个又会轮到谁呢?”王新只当做没听到,刘易生的处置很快便下来了,郑廷还是顾念往日情分,将他夺了官员,收了宅邸,撵出了长安城。赫赫扬扬的丞相府,倒台也不过就是一瞬间的事。
郑廷自以为此举已经是网开一面,可王新看在眼里却仍旧不好受。刘易生以往做事太过偏执,在朝中有不少政敌,一夕之间从云端跌入污泥,刘家人能不能活下去都还是个未知。
陛下真是好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