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僧人在路旁挨家化缘,见到刘天宇他们均是骑马,就有僧人想过来,被徐顺带来的一个家丁策马冲前,鞭子一扬,僧人们急忙躲开。
越往北走,路边的房子才越发像样一些。
过了城中鼓楼,杨达用手一指前面,开口说道:“县衙和学宫都在前头,徐东主的家也在前头,这里算是灵丘最繁华的地方了。”
旋即,他又用手一指左侧一幢三层高楼,笑着说道:“这就是云雀楼了,自然和刘东主开在大同的广记酒楼比不了,但里面也是有汉府佳酿卖的。”
刘天宇笑着谦逊了几句,现在大同境界的酒楼很少有不卖汉府佳酿的。
众人在楼前下马,酒楼掌柜迎了出来,亲自将他们引到三楼准备好的雅间。
酒菜上来,众人互相敬酒,几轮过去,席间气氛好了许多,连徐顺脸上的傲气都消减不少。
这时,窗外飘起浓浓黑烟,正好风向往城里吹,大股大股的浓烟从城外飘到灵丘城中。
微风徐来,带来的却不是凉意,而是呛人的浓烟。
杨达苦着脸,颇为无奈的说道:“灵丘便是这一宗不好,可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外面有酒楼伙计过来把窗子关上,烟气进来的少了,众人才感觉舒服一些。
杨达又说道:“灵丘大小铁炉好几十座,虽然烟气让人不舒服,炉子里铁水滚滚之时也是银钱滚滚而来,徐东主那边烟气最浓,赚钱自然也是最多,刘东主也要来做这营生,想来不会太介怀这些烟气。”
众人闻言俱是笑了起来。
刘天宇想到内情传来的消息中,这个杨达虽然只有一座小炉子,却是八面玲珑的角色,在灵丘铁业这行当里还是有些分量的。
听到杨达的吹夸,坐在刘天宇对面的徐顺露出一脸得色。
只是这人大约生性阴沉,平时难得露出笑脸,笑起来甚是难看,还不如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