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残害的百姓,达到两万余人,毁掉的村镇,共计一百多处。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让朱祁钰看到愤恨难平。吏治败坏民心,腐蚀地方。
倭寇破坏秩序,让沿海城镇陷入恐慌。海盗影响远洋贸易。
“吏治、倭寇、海盗实乃我江南发展的最大桎梏。”于谦最后做出了如此的总结。
从大宋以后,江南便成为了历代王朝经济重心,以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赋税来源。
按照于谦的估算,若是能根除限制江南地区发展的这三个顽疾。
那么大明的赋税,将能再增加三成。
同时,也将更能证实他“工商皆本”的理念。吏治?倭寇?海盗?
这是朱祁钰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关于吏治,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快刀斩乱麻能解决的?
若是选人不明,那么无非是换上新的一批贪官污吏而已。
“于卿,今日朕举办宴会,宴请扬州文武,名流士绅。”
“到时再议吧。”
于谦见皇帝非常看重的建言,不由松了口气。“对了,此次,把杨百万父子也请来。”扬州首富,杨府。
这两日,门前常常车水马龙。甚至,在这些人中,不乏一些江南的权贵。
权贵折节下交,来拜访一个巨商,这在大明可是很少见。
不过,虽然来杨府拜访的人很多。但杨家父子,却大都以筹备修建堤坝事宜为由,把这些人拒之门外。
书房内。杨百万看着刚从堤坝上回来的儿子,透着欣慰。
“此次修筑堤坝,一定要用心,要让它像都江堰,京杭运河一样,恩泽后世。”
“绝不能单纯地看着是我们父子的进阶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