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74 章(1 / 6)

巍巍集英殿, 又聚三十官。所有御试官分列殿中。

“传读卷官——”

所谓“读卷”,即当堂诵读一甲前三的预选试卷。

先读三卷,若众人无异议, 官家执朱笔亲批“第一甲第一名”等, 礼毕。

若有异议,则当堂辩言,往下续读其他卷子, 直至选出一甲前三。

“官家今日瞧着有些昏昏欲睡?”位列最末的几个翰林学士低语。

“许是把茶叶全赐予我等干嚼,遂今日没饮茶。”疲惫里带着些怨气。

“苟学士慎言呐。”

官家无精打采, 对辩的官员却神采奕奕。

果然,乔时为之卷刚读完,当即有官员站出来,念了一通科考律例, 言说此子年仅十五, 按规应列入二甲以下, 赐守官。

王相担心波及侄孙, 不辩。

礼部老尚书目的已达成,不辩。

卜云天有心观望,不辩。

故裴明彦只能采取悬河注火之策, 开口便讥笑道:“李大人身为翰林学士, 好歹先说几句与学问沾边的,再不济,与人沾边也成,何必一张口便讨伐士子之年岁。”

那位李学士当即被激怒, 质问道:“论学问, 此子尚年少, 十余载的学问, 安能服众焉?”

“以年纪论学问,好比只姓一个李,就敢把自己当老子。都是姓李,少年李老聃与商容论道,六艺大考皆第一,而李学士,一把年纪还在论年纪。”

李耳,字聃,即大名鼎鼎的老子。

李学士已被怼得哑口无言,裴明彦持续发力,接着道:“科考是以才取士,而非以年岁取士,若以年岁定高低,在场诸位皆可自封状元,还读什么书、论什么道。”

“年岁,多熬几年便有,才华,熬一辈子都不见得能添几分。”裴明彦侧身问道,“是不是,李学士?”

李学士退下,又来一位封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