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无数信使从天都城出发,去往各地。
深夜,在兵部和户部忙着下达命令的同时,杨洵也在御书房中挑灯批阅奏折。
“陛下,夜深了,歇歇吧!”张二狗上前,替杨洵换了一杯茶水说道。
杨洵打了个哈欠:“白天的时候光忙着和六部商议出征之事,还剩这么多奏折都没批完,今日事今日了,不然崔博文那厮又要骂朕是昏君了。”
听杨洵提起崔博文,张二狗顿时气得牙痒痒。
崔博文害他挨了一顿板子也就算了,还骂陛下是昏君,简直叔可忍,婶婶不能忍,等找到机会非要好好教训他一顿不可!
杨洵并不知道张二狗在想什么,此时看到杨士奇送来的折子,顿时来了精神。
“好,好啊,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鲁州的灾情,现在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奏折上说,杨士奇达到怀县后,怀县县令就做好了大部分的抗灾工作,无论是疏通道路,开仓放粮,还是搭建庇护所,田酉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
杨洵最担心的就是百姓受灾后会成为流民占山为寇,或者扯旗造反。
但怀县百姓非但没有任何造反迹象,反而在田酉的治理,以及周围各地的支援下,整日赞颂朝廷没有忘了他们这些老百姓,对朝廷的归属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虽然此次雪灾怀县的损失依旧不小,但比起往年的各种自然灾害,损失依旧降到最低了,不得不说这田酉果然是个人才。
杨洵不由得赞叹道。
“陛下,工部尚书黄明求见!”张二狗的声音传来。
“让他进来。”杨洵将杨士奇的折子放到一边。
很快,黄明就走进了御书房,身后还跟着一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