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所有读书人的人生理想,这乃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根本表现。
现在听着大娘子的意思,就跟长柏马上就要去受苦了一样。
“我的天爷啊,那是翰林院,那不是刑部大牢啊!”
“我朝多少太师首辅都是从翰林院里走出来的,长柏要真是外发做官,那得多长时间才能熬到汴京来?你个蠢出天的!”
陆泽没忍住骂了两句脏话。
身边的王若弗哭声逐渐弱了下来,她只知道翰林学士清苦,并不知道这份清苦的背后代表着什么,但官人对官途这块门清,王若弗便不再多言。
只是,还有一件更令她揪心的事情。
她的声音更显凄凉起来。
“这便罢了,我们妇道人家确实不懂。”
“可柏哥儿说到底是从我肚子里出去的吧?这讨儿媳妇的事我总能做主吧?官人你二话不说把事情交给了寿安堂老太太,我这个当母亲的竟然刚刚才知道自己的儿媳妇是谁家女子。”
“允儿到底有什么不好的?知书达理,模样白俊,跟长柏又是表亲,大家知根知底。”
陆泽懒得跟大娘子说其中的门道。
暂且不论这个表亲结婚的伦理关系,毕竟这个年代还属于常见,但那个康姨母是什么货色,陆泽可清楚,这货的女儿还想着嫁给我家长柏?
陆泽直接把大娘子推诿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听着大娘子的哭诉,直接开口道:“那康家是个什么光景,你自己心里也清楚,与我家虽是姻亲,可到底不如柏哥儿的前程要紧。”
“说句不中听的,姐妹再亲也亲不过儿子,你跟你那个姐姐,关系就那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