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王守良开着直升机,几个小时就能从京师抵达鲁东、豫、苏、皖等地的便利性,才能支撑起这样的银钱发放。
既然要震撼,那自然是越震撼越好。
伴随银元大雨的挥洒,点将台上逐渐累积起了一座银山,而且银山的规模,快速超过了运输直升机、运输舱的大小。
可银元雨还是在下!!
越堆越多,几乎无穷尽。
三万人,每人60银元饷银,全部汇集在一起,足足180万银元堆起来……好吧,这总额130万两白银,真堆山也不是太大。
但后期为了视觉效应,王守良都让降落的一元面额,变成五角、贰角和一角面额了,求的就是一个冲击力。
运输直升机终于不下雨了,飞机也盘旋着降落。
他刚带着朱云巧和瓜尔佳·青格儿走出驾驶舱,就见下方立刻响起赵王万岁、千岁的呼喊声,从最初的杂乱很快变得整齐浩大。
更是有一批批人单膝跪地或双膝跪地呼喊起来。
人一上万无边无沿,更何况还有几百个留下来维持秩序的类似督战队的毛瑟98步枪部,这声势动静已经震撼泉城了。
不过王守良在民国位面,玩了十几年的饷银发放,对于这情况也早就是基操了。
百户以上将官,按时每月从五军都督府领饷,也只有他们个人的,王守良拿着大喇叭,运转内功讲述了全新的发饷制度,杜绝旧体系的层层克扣,务必做到月饷实发。
他这个赵王,都要隔三差五从京师抵达各省各部奔波。
现在还是全鲁三万新军一起驻扎在一个大营,等以后分散开驻扎不同府县,他这个赵王奔波的区域范围会更大。
因为这样,才会一次发半年,也基本要保证都是提前预支模式。
这政策在传遍全场后,再次引起了万众欢呼、沸腾,懂的都懂,明朝末年,说是辽饷等问题大幅度加剧了明朝全方位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