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
所以,投行们虽然满腹牢骚,但还是乖乖地填好了问卷,希望能够得到谷歌公司的青睐。
最终,谷歌公司筛选出了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旗等一系列的大投行来进行面谈。
谷歌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和法律总顾问对它们仔细地进行盘问,最后选出了瑞士信贷
而到了路演的时候,谷歌公司又很不一样。
平时一家公司在上市的时候,公司的高管也好、投行也好,一定会很多的时间,比如一般是两周,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向机构投资者进行股票的推销,非常仔细、认真、殷勤地回答投资者的询问。
然而谷歌的创始人,他们就非常另类了,在路演的时候,他们就是不停地说笑话,常常是拒绝回答投资者的提问。
更重要的是,在传统的发行承销中,一般都是投行负责去询价,然后给 ipo定价。
而谷歌公司则正好相反,它把定价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比如在上市的申请里面,谷歌公司就声称希望融资27.18281828亿美金……
许多人听到这个数字会觉得很搞笑,但其实这是无理数 e的前十位,而这种“呆萌”的科技气势在整个谷歌的上市过程中都非常明显。
对此,谷歌坚持不肯修改,尽管很复杂,但是我任性,我就要融资这么多钱。
然后,就是到了此时的七月初,谷歌公司把自己 ipo的股票发行期望价格空间修改为108美元到135美元。
这一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为什么呢?
因为这就意味着谷歌公司的发行价,是此时市场上其他对标公司价格的七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