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晨曦落在小院中,为这座静谧的院子添了几丝温暖。
采星起床去小厨房做早膳时,来打扫收拾院子的僧人正好也来了,她怕吵醒还在熟睡中的其他人,特意叮嘱几位僧人动作轻一些。
昨夜蓝应竹留在了祈宁寺,在章绪药房的软榻上将就了一宿,软榻有些窄,他睡得不太好,在采星起来时,他便也跟着起来了。
他无事可做,便去了小厨房,想帮着采星一起做早膳。
采星蹲在灶台前生火,准备熬粥,眼角余光瞥见门口的影子,好奇是谁竟也起得这样早,抬头一看,原来是他,她得体的喊了一声:“蓝公子。”
蓝应竹走进小厨房,面色和煦,声音如三月暖阳:“采星姑娘,需要在下帮忙吗?”
来者是客。
采星自不敢使唤他,连忙摆手道:“不用,我一人忙得过来,蓝公子若是觉得无聊,可以去前面寺里转一转,听一听高僧讲佛法。”
蓝应竹挽起袖子,走到采星面前:“采星姑娘去洗菜切菜,烧火的事交给在下。”
采星真不敢,她还欲推辞,又听蓝应竹说道:“你家二少夫人知道了,不会怪罪你。至于听高僧讲习佛法,在下是道家子弟。”
“是我冒犯了蓝公子,对不起。”采星虽不知佛家与道教之间到底有何
不同,但终归是不一样的,让一个道教弟子去听佛法,确实很不长脑子。
蓝应竹不在意的笑了笑,他也不是什么道教弟子,只是不知该如何说西廷国师府,只能胡诌一个:“不怪采星姑娘,是在下没有提前说。”
采星不再纠结,起身去洗菜切菜,将烧火的事交给了他:“蓝公子的性格真好。”
她是发自内心的夸赞。
虽然见蓝应竹的次数不多,但每次她看见蓝应竹,这人都是温文有礼,儒雅和善,比自家二公子好的不知多少。
蓝应竹坐在灶台前往里面塞木柴,非常随意的与采星聊起来:“多谢采星姑娘的夸奖,在下就厚脸皮的收下了。”
“蓝公子还很幽默。”采星心中暗叹,人和人真的不能比,一比起来,有些人真是无一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