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情景,多尔衮心下更是气恼,却只能在表面上装出平静的模样。
一个更大的问题,从现在开始,一直横亘在他心头,那就是,现在的唐军,哪怕一直不进攻,仅仅是一直盘桓在耀州之地,那么,有如一把尖刀插在自已后背的他们,将来到底会如何行动,而自已又到底该如何应对他们,这真是一个巨大而难解的问题。
一时间,多尔衮心下烦乱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并没有真正解决的办法。
他悲哀地想道,也许,现在的自已,真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更让多尔衮想不到的事情,在两天后发生了。
原来,在返回辽阳后,多铎立刻依多尔衮之命,率两万兵马,急急南下赶往海城。
原本以为,他会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却没有想到,在来到了离海城不过数十里的甘泉堡外,还未过土河,便见得有两名清军哨骑,纵马飞驰而来。
他们打马飞奔,沿途溅起雪泥无数,却是步伐不敢稍歇,仿佛有极重要的事情要急急禀报一般。
见他们这般模样,多铎心中疑甚,遂立刻派人上前去把他们叫过来,好生询问一番。
那两人见到多铎部兵马,立刻随着来人过来,一同来参见禀报多铎。在离多铎五步外止住马匹,立着喘着粗气大声向多铎禀报。
“禀豫亲王,大事不好了!有数千名唐军骑兵从南面大肆前来,看情势,倒象是准备进攻海城一般,巴喇玛梅勒章京为防海城有失,方急急派我等北上求援,还请豫亲王尽快率部入援,以免唐军趁我军兵力空虚攻打海城啊。”
听到哨骑的禀报,豫亲王多铎顿时眉头紧皱,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心下对海城的局面,一时时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巴喇玛是代善之子,原本就是心猿意马的代善,为了两头投注,才令巴喇玛等人投靠在多尔衮之处。
所以巴喇玛等人的正红旗兵马,到底有多少可靠性,会不会在唐军大兵压境之际便反水献城,却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由此可见,如果自已不能及时赶赴的话,巴喇玛这样首鼠两端的家伙,极可能会迅速投敌。
没想到啊,没想到唐军才攻下耀州,便迅速北上进攻海城,李啸这家伙,行动实在是果断而狠辣,倒是实实大出自已意外,此人用兵之术,实是远出自已之上啊……
在多铎这般疑神疑鬼乱想之际,这名哨骑又从怀里扣摸出一封信来,毕恭毕敬地递给多铎。
多铎接过这封被汗水濡得半湿充满了汗臭的信件,打开一看,果见巴喇玛亲笔求援之信,而信上所说的内容,也与这名哨骑说得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