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皇太极先开了口。
“宪斗,今天朕唤你前来,可知为何?“
“禀皇上,微臣不知。“
皇太极目光复杂地看着垂首而坐的范文程,便轻声叹道:“宪斗,朕想问下你,今天朕对多尔衮等人的处罚,可还妥当?”
范文程神情一敛,急急答道:“皇上英明睿智,处置得当,微臣在心下,亦是叹服。”
皇太极闻言,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唉,朕在崇政殿中,这般下旨惩处他们,看似君威无限,只是,这满朝文武,又有谁能知道,朕的心里,苦啊!”
“皇上……”
皇太极摆了摆手,不让他打断自已,他的目光看着极遥远的地方,继续道:“朕自继位以来,宵衣旰食,每日操劳,为大清的发展殚精竭虑,身心竟一日未得稍歇。别人皆以为我这个大清皇帝,该是何等的威风快活,权势通天。但只有朕知道,朕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压力又有多大,而在朕的心里,又有多么的孤独,多么地无奈。朕座下的龙椅上,看实金光万丈,其实何其难坐矣!这些话,朕从来不会,也不想对任何人说,今天召你来,也算是和你说了点朕的心里话吧。”
“皇上这般为国操劳,微臣心下亦甚是感念。只恨微臣无能,不能为皇上分忧,微臣心下,何其惶愧之至矣!”范文程叹息着拱手而道。
皇太极亦是一声轻叹,然后缓缓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便低声向范文程说道:“多尔衮这次丧师北归,使我大清颜面大失,军力大丧,诚为大清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耻辱也!朕在想,在得到了我军兵力大挫的消息后,那首鼠两端的蒙古诸部,又该要蠢蠢欲动了吧?”
见皇太极用探询的眼神望向自已,范文程急急禀道:“皇上大可不必这般心忧。我军此时虽损失了近4万兵马,但我国中还有兵马十六七万,却还足以压制蒙古诸部。臣敢料定,那些心怀叵测的蒙古部落在得到我军战败的消息后,虽然多起不臣之心,却还是没有足够的能力能与我军相抗衡,也断不会不自量力起兵作乱的。“
听了范文程的话语,皇太极心下稍安,他嗯了一声,又向范文程问道:“那依宪斗之意,我大清接下来,却该如何安排与行动,方为妥当?“
范文程眉头一拧,脸上的神色骤然凝重,他拱手而道:“皇上,恕臣直言,我大清经此一败,元气大伤,急需休养生息,以图振作。故在微臣看来,皇上现在,却当效仿那赤壁之战后的曹操,才是正理。“
“哦,何以将朕比喻为此人?“
听范文程这般说话,皇太极眼神一闪。
“皇上熟读经史,通晓古今,自然知道,那曹操在赤壁大战后,因中了孙刘两空火烧连环之计,以至二十万兵马损失殆尽。这般情况,却与我军现在的状况,十分相似呢。“
“哦,你且说下去。“
“皇上,那曹操在经此大败后,便开始有意识地从南方缩退,转而加紧消化巩固北方所获得的大片土地。自此之后,三国鼎足之势形成,形成了曹魏独强,而孙刘两家皆弱的局面。随后,经过数十年的积累,趁那蜀吴两国衰弱下去后,魏国却是兵强马壮,人口繁盛,从而灭西蜀,收东吴,终成不世之功。这段历史,微臣每每读之,皆不胜感慨,窃以为,皇上现在效仿曹操的做法,方是最为合理之举。“
见皇太极听得仔细,范文程继续道:“皇上,现在我军丧了这4万兵马,国中骚动,蒙古人与北边的野人女真部落,皆在相机而动,以待时变。故在这几年中,皇上断不可再有任何兴兵南下之念。应以国中剩余兵马,全力守好大清现有之地盘,一旦有个别胆大不法之徒冒头,便立刻掐死于萌芽状态。在这几年里,我大清要积蓄实力,重图振作,才是最为要紧之事。而一旦我大清恢复了实力,那再度南下攻明,并且征伐那狗贼李啸,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
范文程说完这番话,皇太极频频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