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司空,去了!”
“爹!”
“爷爷!”
瓢泼的大雨如同银河倾泻而下,高空之上,突然升起晴天霹雳,密密麻麻的闪电就像龙腾虎跃,纵横阡陌。
在农历乙丑年的冬季,汉灵帝刘宏改元中平的第二个年头。弘农杨家的顶梁柱,被誉为三朝元老的杨赐,终于在病榻上熬不过去,撒手人寰。杨赐身死的消息如同飓风样传播了开去,为本就风雨交加的时局平添了许多纷乱。这已经是今年逝去的第三个重量级的重臣了。先前有谏议大夫刘陶,司徒陈耽先后身死,今又有不倒翁杨赐病死于榻。
这年,真可谓多事之秋。从正月起就有许多地方瘟疫流行,之后皇宫又生火灾,五月的时候,许多地方天降大雹子,七月份的时候三辅地区爆蝗灾。天灾连连不休。
**也是处处烽火,凉州的边章之乱,度威胁长安边关。大大小小的黄巾余孽,三五万成群,流窜在各地……
司空杨赐的下葬礼,许多人都去了。
杨彪全身都披着孝衣,麻木怆然的站在父亲棺木前,周围杨家的老幼妇孺在灵堂前跪成片,出阵阵哭丧难听的哀嚎。
皇帝刘宏为了冲淡年三臣死,天下终将乱的谣言蜚语,特意加封死去的杨赐为骠骑将军,谥号文烈!
朝中的许多大臣,不管与杨赐关系好坏,都前来吊唁。倒把这场葬礼办得轰轰烈烈。
杨赐的嫡子杨彪今年已是四十有三,父亲临晋候的爵位显然要由其继承。杨彪下巴处留着小戳短须,面庞儒雅,又不失英杰气概,他通红着眼招待来访的宾客,心里却心绪难平:父亲往日权势在握,多有旧朋密友,定要维持住那些亲密的关系,以保住杨家日后的繁荣昌盛。
“大将军何进到!”
“列候张让到!”
“都乡候赵忠到!”
“京营校尉蹇硕到!”
“太傅袁槐到!”
“冠军侯吕布到!”
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响彻在灵堂之内,这些人有杨赐生前的朋友,也有杨赐生前的政敌,更有杨赐恨不得起入墓的对象,但他们今日都个个出现在了这里,如同约定好了样。
“父亲,你生前没有享受过的荣耀,死后却能通通享受到!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啊!”杨彪肃然凝望着个个权势滔天的人物安静的在杨赐的灵位前,缓缓点燃束香,弯腰祭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