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这才点了点头:“方才王相亦是如此提议。”
不过王钦若的重点,在于用神佛之力平复蝗灾,而王旦的想法,则纯粹是‘横竖过年时要祭祀上天,不如一道办了,也省下单独办上一场要浪费的财力人力’。
听得自己的建议,竟会与王旦的不谋而合,王钦若不免心生疑窦。
然而不等他多开口问上几句,与他倾吐了一通话、却没听到什么新鲜话的赵恒已没了耐心,随意挥挥手,打发他退下了。
王钦若纵不甘心,也只有暂且退下。
在回府之后,他沉下脸,把些事交代了下去。
——就之前京中盛传的、陆辞触怒王旦,才招贬谪出京这事,怕是彻头彻尾的误会一场。
经这两回,他饶是个瞎子,也能看出,王旦非但没针对陆辞的意思,倒是完完全全的欣赏,三番两次地为其保驾护航了。
次日的早朝之中,王旦将此事正式提出,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得王钦若指示之人,倒是不提此事为陆辞危言耸听了。而是大声宣称以陛下之英明神武,又为圣祖之后,‘来和天尊’的转世,现不过是区区蝗害,只需开坛祭祀、诚心供奉,即可平息。
赵恒虽听得舒坦,但心里也流露出几分淡淡的不自在来。
王钦若一向会办事,怎这回就如将他架到高处去,轻易下不来台呢?
自己那‘来和天尊’的身份有几分真,王钦若分明也是清清楚楚的。
若是蝗灾真能被平复了倒好,如若不能,岂不是弄巧成拙,声名扫地?
赵恒的不悦藏得很好,以至于王钦若等人未能瞧出来。
且这么一来,就衬得素来不结交朋党的王旦,很是势微力薄。
但王旦平时沉默寡言,攸关国运时,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退让的。
开坛祭祀,可以。
但不做其他防蝗措施,那就决计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