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希匹!”
“这小鬼子也太嚣张了,居然敢找欧美列强的茬!”
“雨浓,你马上……”
校长看完电报之后,心情很不错。
他身为一国之尊,并且将几乎所有势力都团结在抗战的大旗下,脑子自然很大。
其实,在淞沪会战开启前期,他并没有指望欧美列强能真的调停战争。
原因很简单,校长在接受了军神蒋百里等人的“持久作战”等战略建议之后,感觉到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为了避免迅速亡国的悲催,主动下令在淞沪地区开辟第二战场。
是,因为淞沪地区河网密布,还是沿海地区,确实有利于鬼子的军舰参与战场,从而更具战略优势。
不过,真要是任凭鬼子大军从北向南一路攻击的话,我国就会像宋朝和明朝那样亡国。
而主动在淞沪地区开辟第二战场的话,鬼子从北向南一路攻城掠地,从而迅速灭亡我国的计划,妥妥的会破产。
当然,我国这么做,肯定会损兵折将无数,并且损失的还大都是主力精锐。
但,要是派遣一些二线部队、甚至是三线部队参与淞沪会战的话,鬼子很可能不会上钩!
有了这些前提,校长发现欧美列强在假惺惺的调停战争的同时,还两边大发战争财,因为不方便和欧美列强掀桌子,因而就装着不知道欧美列强的心思。
敌人的敌人,自然就是朋友!
此刻,在校长看来,欧美列强虽然不至于对日本掀桌子,但多少会有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