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那些民间故事的简单叙事结构,狄更斯也给塞希利娅描述了他自己构思的一个故事雏形。
他开始一本正经地分享道:“这是一个关于在伦敦流浪的孤苦孤儿的故事。”
“这是从你在伦敦的见闻中取材的吗?”塞希利娅对伦敦西区之外的生活充满好奇。
承认自己就是故事主人公,对小小的狄更斯来说,还是有些难为情的。于是他对塞希利娅说:“不,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
塞希利娅接受了这个说法,她是个能照顾别人自尊心的好孩子。
“好吧。让我们接着听你这个朋友的故事。”
狄更斯接着讲述这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孤儿在伦敦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流浪岁月。中途他遇到好心人,得以从孤苦的生活中解放出来。最后他又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然后继承了生父的遗产。
“哦,这真是个皆大欢喜的好故事。”塞希利娅没什么感情地称赞道。
这种过于圆满的结局在她看来和童话故事没什么分别。
狄更斯试图强调,“主人公过得比童话故事的主角都惨,他的苦难都是真实发生的。”
塞希利娅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那你应该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加上那些沉重的苦难。过程越艰辛,主人公最后的幸福结局才能够打动更多人啊!”
狄更斯低着头若有所思。他其实脑中也不过有着一个模糊的故事架构。他倒没想到塞希利娅这样生活富足的小孩子也会关注苦难。
他们一起在树屋中交流着彼此对弥尔顿经典作品的看法。
狄更斯以前在私立学校培养出的文学功底显然很扎实。而塞希利娅的想法虽然有些天马行空,却也不乏一些新颖的观点。
最后还是伊莱莎来通知他们晚餐准备好了,他们才离开了树屋。
由于因弗内斯庄园并不像萨塞克斯宫那样需要讲究王室礼仪。塞希利娅向监护人们提出了希望狄更斯能和他们一同进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