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家无事时杨春山跟着邻居张大爷学着做柳编,就是用地里种出来的柳条、藤条和草绳之类的条形植物,编织成各种各样的提篮,簸箕,箩筐。尽管他的手脚并不协调,但是对于柳编这种手工活他却是一学就会,只是编织的速度比常人要慢一些。
时间一长,他渐渐的摸索着开始编织一些好看的花篮、椅凳、脸盆支架之类的,并在编织的时候加入了一些新颖又好看的花型,邻居张大爷看了都忍不住的夸赞道:“好小子,干体力活虽然不行,但是这手工活还是一把好手啊,大爷我编了四十多年柳编也没有编出你这么多的花样来啊……”
于是杨春山便经常带着自己编的一些好看的篮子簸箕去集市上卖,可是毕竟体力有限制,一天也编不了几个,根本赚不来几个钱。
一天,张大爷在县城上班的儿子张超回家来,偶然看到了杨春山编的各种精美雅致的编织品,不由得大为赞赏。他告诉杨春山,自己有个高中同学在上坪县开了一家工艺品厂,其中就有柳编这一项,但是目前厂里雇佣的技术人员设计的花型过于呆板,市场销量也不太好,他建议杨春山去试一试。
杨春山一听,也有些心动,但是又担心自己的身体缺陷会被拒之门外,但是张超却让他不用担心,他只需要负责设计出新颖好看的花样即可,批量生产会有下面的工人去做。
杨春山回家连夜编出两个别具一格的箩筐和花篮,第二天便带着去了县城的的成大工艺品厂,果不其然,他编的筐篮立刻被厂里的几个领导看重了,当下聘他为厂里的技术员,定下第一个月实习期工资三千,如果以后设计的样品新颖别致,工资还会翻倍的涨。
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他就瞒着母亲先去找妹妹杨春苗,他知道她一个人带着个一岁多的孩子,日子过的很艰难。
杨春苗正在楼下弯着腰,领着着蹒跚学步的儿子练习走路,走着走着,只觉得眼前出现一片阴影,她蓦的抬起头来,就看见杨春山正提着一包水果和小孩玩具冲自己龇牙咧嘴的笑,嘴巴鼻子同时向左边歪着。
“你来做什么……”杨春苗皱皱眉,“我现在没钱……”尽管她知道哥哥从来不会问她要钱,可她还是忍不住的把话说出来。
“小苗,我……不是来问你要钱的,我是……给你送钱的……”杨春山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颤巍巍的伸手从衣兜里掏出一沓钱来:“小苗,我找到工作了,第……一个月就发了三千,这是两千……给你……你给孩子买点吃的。”
“你?找到工作了?”杨春苗一脸的难以置信,却没伸手接钱。
“是真……的,我在工艺品厂柳编车间,我……设计的花样在市场上独……一无二,很……受欢迎的。”杨春山心里暗自懊恼,不明白为什么每次面对妹妹的时候,自己口吃的毛病就更加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