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景殊以为那些退休官员中可能有他爹认识的人,生怕告状的信会在结案之前寄到京城让他有口难辩,万万没想到来自他爹的发难没等到先等到了他们包大人的“温和”问候。
不是,那些退休老臣给包大人写信告程元和李坤官商勾结也就算了,怎么连他一起告?
他才来登州几天?眼见不一定为实啊老大人们!
小小苏欲哭无泪,要不是已经过了满地打滚的年纪,他能当场哭天抢地喊冤枉。
就算不能满地打滚,喊冤的流程也不能少。
不是他强词夺理,青天大老爷明鉴,他是真的冤枉啊!
公孙策站在旁边忍笑忍得艰难,看着这小子喊冤叫屈也不帮他说话。
他们这些天巡视军营不在城里,所有消息都是从别人口中得来,并不清楚州城里具体发生了什么。
程元和地方商贾勾结,怎么个勾结法?
按照他们以往的习惯,发现地方官场有问题后包大人就会着手去查。
这次身边跟了个初出茅庐的小辈,想着要让年轻人历练历练,索性便将事情都交出去,他们在旁边保驾护航。
新官上任三把火,以他们对这小子的了解,到任后上任肯定得搞出点动静来。
包大人在登州能看着点儿L,等包大人离开,天知道他还能有多少奇思妙想。
就是没想到动静能这么大,通判大人一来,登州的官员能被拉下去一大半。
不愧是他们包大人看好的年轻人,刚到地方就能成为不输包大人的官见愁。
这不,不光贪官愁,嫉恶如仇的好官也愁。
包拯当然知道苏景殊清清白白,人是他带出京城的,要是再不清楚这小子的本性他这些年的官就白当了。
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想知道这小子到底是怎么让那些见多识广的老臣都觉得他是个贪官。
到了退休荣养年纪的老臣各个都是人精,想骗他们可不容易,还是说这小子真的有当贪官的天赋,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他是个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