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兰台道:“陛下,灭金蒙古与大宋都出了一半的力气。可是如今大金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大宋占领,是否对蒙古不太合理?”
赵桓笑了笑:“是不太合理,只是不知大宋的联姻之国西夏,蒙古人什么时候撤兵?西夏皇帝那可是朕的国丈!”
达兰台有些尴尬,咳嗽了一声道:“陛下既然这么说,那大金与西夏咱们谁占据的就是谁的。只是我大汗说道,大宋与辽、金、皆有岁贡。而今也应向我们蒙兀国每年进贡才是。”
余不同在达兰台后面冲着赵桓频频摇头,意思是不可答应。
“哈哈哈……”赵桓气极反笑:“不知你们合不勒大汗要多少岁贡才合适?”
达兰台顿了一顿:“只要大宋每年给蒙兀国三十万两白银,可保双方百年无战事。”
赵桓沉吟了一下:“三十万两太少,五十万两怎样?”
“陛下!”群臣大惊劝阻,皇帝是疯了吧。
达兰台大喜:“尊敬的陛下,我合不勒大汗定会感谢大宋的慷慨。”
赵桓摆了摆手:“别急着感谢,朕说的是你们蒙兀国需每年给大宋五十万两白银,以犒慰边关将士!”
此言一出,达兰台脸上变色:“你,你……”
“你好大的胆子!”赵桓怒指着达兰台:“你们蒙古人食言而肥,灭了自己的盟国西夏,朕没有找你们的麻烦,你们竟然打起朕的主意来了。你回去告诉合不勒,要钱朕一分没有,要人朕边关陈兵数十万!不服咱们就打上一架!”
达兰台大惊,临行之时合不勒叮嘱,若是大宋皇帝真如传言中的昏君,那就狠狠地敲一笔竹杠。若是对方强硬,蒙兀国尽量避免与大宋开战,实在不行做一些必要的让步也可。
合不勒极具战略眼光,他知道大宋不好对付。蒙兀国刚刚统一,各部落之间勉强配合,如此时再动刀兵,恐凶多吉少。而大宋正值兵峰日盛,自己定然讨不到好处。
达兰台有些踌躇:“那个,大宋皇帝陛下。蒙古人热爱和平,希望与大宋缔结修好。岁贡之事我们可以不要……”
“你不要朕要,”赵桓打断他的话:“你回去告诉合不勒,每年给朕五十万两白银。少一分咱们就开战,朕的大军早已枕戈待旦。”
达兰台吓了一跳:“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蒙古人当大宋是朋友。岁贡之事臣也做不了主,不如请陛下高抬贵手,蒙古每年给大宋一千头牛,一万只羊怎样?”
赵桓嘴角带着一丝冷笑:“五千头牛,五万只羊。这些对你们蒙古来说不过九牛一毛,朕不想再讨价还价!”
达兰台擦了擦汗:“尊敬的大宋皇帝陛下,我们可以答应。但也请陛下答应能在边境开放榷场,使双方能够开展贸易。”
其实开放榷场才是合不勒最大的目的,蒙古人游牧民族。牛羊马匹有的是,唯独各种生活用品无一不缺。